什麼是主動式ETF?
ETF是一種將不同證券標的組合而成的投資工具。它們像股票一樣可在交易所買賣,讓投資者可在整個交易日內買賣。 ETF 的發展包括被動式及主動式等不同類型的ETF。以下1分鐘的短片會解釋甚麼是主動式ETF。
2022年5月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或投資人須知。
既然升息的前提往往意味景氣擴張,所以與經濟週期呈正相關的企業,就很適合在升息階段投資,而這些企業的特色之一,也剛好符合高股息的特色。
根據最新一期的全球經理人調查顯示,在進入升息循環後,經理人對高獲利品質股票與高股息股票的青睞明顯提升。
經理人看好高獲利品質股與高息股
資料來源:BofA Global Fund Manager Survey, 資料日期: 2022/3/15。
根據歷史經驗,在2004與2015兩次聯準會升息後,高股息股票在升息後三個月與六個月的表現,皆明顯優於全球股票。
步入升息循環,高息股具表現機會(2004年)
步入升息循環,高息股具表現機會(2015年)
資料來源:Bloomberg,資料日期2022/4,2004年首次升息期間以2004/6/28作計算;2015年首次升息期間以2015/12/15作計算。
根據過去15年的歷史經驗,每年的三到五月皆為企業發放股息股利的旺季,所以在這段期間,相對於其他企業,高股息企業反而比較容易獲得資金的青睞。
MSCI全球企業股利發放月份佔比
資料來源: Bloomberg, 資料日期:2006/1/1~2021/12/31。
ETF是一種將不同證券標的組合而成的投資工具。它們像股票一樣可在交易所買賣,讓投資者可在整個交易日內買賣。 ETF 的發展包括被動式及主動式等不同類型的ETF。以下1分鐘的短片會解釋甚麼是主動式ETF。
針對日前美國總統川普丟出的「對等關稅」震撼彈,不僅造成全球各投資地區股市相繼震盪,更進一步動搖美國長短天期公債殖利率並在短時間內快速驟降隨後急遽飆升。
隨著主動式ETF已在台灣開放募集成立,代表大家可以運用的投資工具又多了一項。相信大家對被動式ETF已經相當熟悉,那麼,新開放的主動式ETF又是什麼呢?和被動式ETF有什麼不一樣呢?大致來說,主動式和被動式ETF,兩者之間的「產品設計理念」、「需要的投資管理專業」,和「風險管理」三方面,是大大不同的。
歷史經驗亦顯示若因市場下跌而選擇黯然或閃避出場,反而可能錯過市場反彈機會,因此持續保持投資,有望在中長期累積更多的資產。只有留在場上,才有機會抓住反彈時機。
ETF是台灣投資人最熟悉的金融商品之一,如今,隨著主動式ETF的正式開放,該怎麼挑選適合自己的ETF,已成了所有投資人的必修課。
面對超乎預期的對等關稅或引發貿易壁壘加劇,衰退風險攀升亦造成股市重挫,動盪之際,增加防禦必要性之外,股債多元靈活配置仍是穩中求進的較佳策略。
儘管川普與共和黨的全面執政已讓全球所有投資人繃緊神經,但我們認為美國經濟在2025年仍有很大的機會可以實現軟著陸。其實,無論全球局勢如何變化,美國在金融市場中仍會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而且科技創新仍會扮演推動全球企業獲利增長的要角。
主動型ETF正徹底改變全球ETF產業,協助投資者透過這種流動性高,且具成本效益的資產結構,同時兼具主動管理的優勢。
聯準會如市場預期降息一碼,官員一致通過將聯邦基金利率下調至4.5~4.75%區間,顯示美國經濟軟著陸的機率仍高。由於選後美國新政府在貿易、稅收與外交政策的推動,仍可能牽動地緣政治與市場走勢出現新的變化,建議可透過股債均衡多元布局,以因應短期市場波動。
連續跌了三年的中國股市,自2024年起至今依舊處於下行狀態。在官方作多資本市場的工具陸續發布後,摩根也提供投資人關於中國股市投資的最新建議。
聯準會已在台北時間9月18日晚間宣布降息50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調降至4.75%~5%,為4年多以來的首度降息,期望透過貨幣政策的轉向去力挺就業市場。
受到大型科技股企業獲利不佳、美國非農就業人數大幅低於預期、以及日本央行升息導致日美利差收窄影響,在美股與日股的帶領下,全球主要股市自七月底以來連出現激烈震盪,就連台股也在8月5日創下了史上最大的單日跌幅紀錄,引發投資人恐慌。
過去這一年多以來,市場對科技的發展與想像,跟過去相比已有相當大的變化。過去市場總會關注蘋果在每年的新機發表會,但自從ChatGDP出現後,市場最關注的並不是蘋果的發表會,而是輝達的財報。
在過去三個月以來,受香港國企股帶動,MSCI中國指數也從低點出現了26.31%的反彈(彭博,統計期間為2024/1/22~5/15),幅度不但居全球之冠,連帶也讓市場開始討論中國股市「技術性牛市」的後續。
除美股與台股之外,屢創新高的日本股市也成了台灣投資者青睞的市場之一。儘管近期的市場動盪讓投資人內心忐忑不安;不過摩根相信,日股並沒有評價過高或漲多的問題,相反的,它其實正處於長期牛市的開端。
摩根旗下基金豐富多元,若深入大型市場,可發現摩根旗下的美國系列基金,更是近幾年來國內各大基金獎的常客。
隨著美國三月份通膨超乎市場預期,再加上油、金與美元的價格在近期同步攀升,今年以來強漲的股市似乎也開始面臨挑戰。
由於美股估值相對較高,我們對最近出現調整並不感到意外。趁這個機會,讓投資人可以更廣泛地從價值股和增長股中發掘優質股票的投資組合,更充分投資於標普500指數的其他公司。
美股與台股在3月8日紛紛寫下歷史新高,台股加權指數更是首度站上兩萬點大關,由於美股與台股高度連動,二地股市的後市展望成為關注焦點。
從公司治理改革、穩定的盈利表現和合理的估值來看,投資日本股市的理由依然充分。貨幣政策收緊或日元升值的威脅應該在可控範圍內。
美國的經濟與利率環境,向來是全球投資的風向指標,特別是在2024年的當下,無論是聯準會的貨幣政策還是總統與國會大選的結果,都會明顯牽動到全球投資人的情緒。
在2023年,無論是美股、美債還是美元,都是許多投資人追捧的標的。但在進入大選年的2024年,美國資產表現還能跟去年一樣牛嗎?
聯準會如市場預期維持利率不變,聯邦基金利率維持5.25%-5.50%目標區間,為2023年7月以來連續第4度利率決策會議暫停升息。
2023即將結束,伴隨美國的名目利率來到高原期,以及中國經濟可望重回穩定,投資人在2024年可以準備重新啟動自己的投資計劃了。
聯準會在昨(12/13)晚間再次暫停升息,且在會後聲明中也明顯偏向鴿派,受此影響,美國道瓊工業指數不但大漲超過500點創下歷史新高,就連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也下滑18個基本點來到4.02%。(資料來源:彭博資訊,2023/12/14)
隨著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突破5%,美股到底還是不是一個優異的投資市場,已引起投資人的關注,我們認為,有鑑於聯準會可望在2024年下半年採行較寬鬆的貨幣政策,公債殖利率的走勢可望趨緩甚至下跌,這將有助於美股在2024年的表現。
最近中國股市出現起色,到底是暫時性的現象,還是真的已經見底?
你是否注意到,科技顛覆、消費翻轉、醫療創新、綠色生活和社會共融等5大趨勢正在悄悄地改變世界樣貌? 趨勢照亮投資!摩根篩選出5大趨勢中優質標的,讓你透過定期定額輕鬆跟上趨勢!
最近資金又開始大量進駐中國A股,投資人可以注意些什麼 ?
聯準會釋放出可能提早退場的訊號,第三季投資該如何為此作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