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脈搏 : 摩根明日趨勢多元基金
盡握明日趨勢 創新股債配置
重要事項 1. 本基金主要(至少70%)投資於亞洲債券及其他債務證券。本基金將有限度投資於以人民幣計價的投資項目。 |
為何投資亞洲債券?
亞洲信貸及本地政府債券的收益率一般較環球同儕高,並可帶來分散的好處。
資料來源:彭博,截至 2023年8月底。亞洲本地政府債券以摩根大通亞洲多元廣泛指數為代表;環球綜合債券以彭博環球綜合債券總回報指數為代表;亞洲信貸以摩根大通亞洲信貸指數為代表;環球信貸以彭博環球信貸總回報指數為代表。相關度是以過去10年每周回報計算(以本幣計價)。分散投資並不保證投資回報,且不會消除損失之風險。指數不包括費用或營運開支,且不可作實際投資。正收益率並不代表正回報。
本基金如何在亞洲債券中尋找機遇?
本基金採取沒有限制的方式,從廣泛的亞洲固定收益範疇中,致力捕捉當中的收益機會,打造優質組合(自成立以來並無違約)。
資料來源:摩根資產管理,截至 2023年8月底。成立日期:18.01.2005 。本基金採取主動管理模式,組合的投資項目、類別比重、分布及所採取的槓桿作用由投資經理酌情決定,可隨時變動而不作另行通知。投資級別以下或未獲得評級的債務證券,可能會比投資級別債券有更高的流動性風險和信貸風險,投資損失的風險或更大。
靈活配置 動態管理存續期
降低信貸風險及維持防守立場,以應對環球經濟阻力。
本基金採取主動管理模式,組合的投資項目、類別比重、分布及所採取的槓桿作用由投資經理酌情決定,可隨時變動而不作另行通知。投資級別以下或未獲得評級的債務證券,可能會比投資級別債券有更高的流動性風險和信貸風險,投資損失的風險或更大。
基金持續動態調整存續期及孳息曲線的部署,自2022年較後時間起,增加整體存續期。
存續期是用以計量固定收益投資價格(本金的價值)對利率變動的敏感度,並以年為單位。
積極管理亞洲本地政府債券存續期及非美元貨幣持倉,以尋求額外回報。
存續期是用以計量固定收益投資價格(本金的價值)對利率變動的敏感度,並以年為單位。
^ 資料來源:摩根資產管理,穆迪,標準普爾,惠譽,截至2023年8月底。計算投資組合的信貸評級時,發行人或擔保人之信貸評級均可被考慮。信貸評級以各評級機構所給予評級中最高者為準。平均評級為所持債券的信貸評級之加權平均(包括未評級債券,不包括可換股債券)。
*年化派息率 = [(1+每單位派息 / 除息日資產淨值)^ 分配頻率]-1。年化派息率乃基於每月派息計算及假設收益再撥作投資,可能高於或低過實際全年派息率。收益率並無保證。正收益率並不代表正回報。
上述僅為截至本文件日期之意見及觀點,可隨時變動,且不應被視作或理解為任何投資建議。本基金採取主動管理模式,組合的投資項目、類別比重、分布及所採取的槓桿作用由投資經理酌情決定,可隨時變動而不作另行通知。僅供說明之用,建基於現時市況,並可不時變動。投資產品並不一定適合所有投資者。投資組合的實際配置視乎個別投資者情況及市場狀況而定。
除特別註明外,所有資料來源均為摩根資產管理,截至2023年8月底。本刊所載資料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或發售或邀請認購任何證券、投資產品或服務。本刊所載資料均來自被認為可靠之來源,惟閣下仍應自行核實有關資料。
投資涉及風險。過去業績並不代表將來表現。請參閱銷售文件所載詳情,包括風險因素。本文件未經證監會審閱,由摩根基金(亞洲)有限公司刊發。
盡握明日趨勢 創新股債配置
遊遍亞洲 發掘多元股息機遇
由於不少固定收益範疇的收益率正徘徊於近十年高位,為投資者提供眾多選擇。然而,隨著經濟衰退風險迫近,作出審慎選擇至為關鍵。
在債市經歷艱辛的一年後,我們會分享固定收益再次發揮分散投資功能的原因。
我們分享對亞洲債券的看法,以及在2023年下半年的部署。
隨著聯儲局加息周期步向尾聲,債券有助提供重要的收益來源,同時分散投資組合。
為何投資者應留意優質債券?有三個原因…
東協、中國及日本以外更廣泛的亞洲地區均展現豐碩的長線增長機遇。
在周期性及結構性因素的利好因素下,我們會闡述對日本股票策略的看法。
檢視基金在衰退風險迫在眉睫及金融狀況收緊下的部署。
這圖表展示投資級別債券,在美國國庫券收益率高企時所展現的機遇。
在環球經濟放緩及中國重啟經濟下,撮要地分享我們的亞洲收益資產策略。
我們藉此分享中國經濟重啟對亞洲股市的影響,以及推動區內長線增長的主要趨勢。
數碼教育塑造更方便的學習體驗,帶動嶄新增長機遇。
我們以靈活方法部署於固定收益市場。
收益投資除可捕捉投資機遇外,多元化的收益資產所創造的現金流亦可管理波幅。
在中國經濟重啟下,我們分享利好中國股票的重要主題。
我們會分享推動東協股票綻放機遇的重要投資主題。
我們深信亞洲派息股能展現豐碩機遇。
我們會分享如何在艱難時刻捕捉固定收益機遇。
不少政府債券孳息率已經有所上升,令它們有更多空間抵禦加息的影響。這個「空間」究竟有多大?
在目前的市況下,波幅持續高企,收益投資仍然至關重要。
我們相信在債券市場中,能找到兼顧質素與收益的機遇。
我們分享2022年下半年對中國股票的展望和主要投資主題。
科技變革改變了診症方式──不論「望、聞、問、切」也因科技而變革,都產生了龐大市場機遇。
了解可持續基建如何帶動元宇宙和電動汽的發展。
新舊經濟交融,東協機遇蓄勢待發。
我們與您分享城市化下如何帶動基建投資機遇。
我們與您分享五個有關氣候變遷的全球趨勢,以及其投資啟示。
自動駕駛汽車發展迅速,產生嶄新的投資機遇。
智慧城市運用數碼及傳訊創新科技,帶來嶄新經濟增長機遇。
亞洲不只是一個增長故事。了解亞洲股息如何再度成為焦點。
市況變幻莫測,我們與您並肩應對,分途力爭收益。
我們與您分享在整體投資組合中對可持續投資的看法。
加息在即,我們與您分享我們的收益部署。
跨越不同地區、資產類別及行業,建構分散多元的收益投資組合。
環球健康護理需求與日俱增,綻放增長機遇。
利率低企、通脹迫近,發掘中國收益潛力。
除了政府債券或企業債券,固定收益也包括非傳統固定收益範疇。
證券化市場在過去十年再次獲得重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