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冷知識 讓您了解可持續基建
了解可持續基建如何帶動元宇宙和電動汽的發展。
|
為何要留意可持續基礎建設1 ?
因應氣候變遷
加強環境韌性
氣候變遷帶來的經濟影響及風險愈趨明顯。極端氣候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包括安全食水的供應與分布。
企業的主要潛在機遇
電力基建 : 電力網絡
水利基建 : 供水網絡及水質處理
可再生能源基建 : 風力、水力及太陽能
因應人口變化
推動社會及共融經濟
生活水平提升及人口老化擴大, 均帶動人們對優質醫療、房屋及教育的需求及增長。
企業的主要潛在機遇
醫療基建 : 健康護理設施及長者居所
社會住房與教育基建 : 可負擔房屋及學生宿舍
因應城市化
加強城市系統連繫
城市化加速正促進連繫不同城市,並帶動人們對更優質服務的需求,為可持續基建企業帶來機遇。
企業的主要潛在機遇
數碼基建 : 數據儲存及電訊大樓營運
交通基建 : 可持續鐵路
可持續物流 : 可持續倉儲及可持續運輸系統
為何可持續基建是一個獨特的機遇?
游刃加息週期
歷史上, 基建股票在加息週期間是股票類別中表現相對較佳的其中一員2。但一般環球股票組合中的基建持股較少,如MSCI綜合世界指數中公用事業與房地產合共佔比只有約6%3。我們認為在投資組合中加入基建持股,有助應對利率上升下的通脹壓力。
2. 資料來源:彭博,摩根資產管理。反映截至24.06.2022的最新數據。代表指數為:為MSCI環球基建指數(環球基建),MSCI綜合世界指數(環球股票),標準普爾500指數(美國股票),MSCI綜合亞洲(除日本)指數(亞洲除日本股票),MSCI歐洲指數(歐洲股票)。環球基建數據並不代表摩根可持續基建基金的表現。「自1999年」及「首次加息後3個月」涵蓋1999年至2022年間的四個美國加息週期;「首次加息後12個月」涵蓋自1999年至2019年間的三個美國加息週期。指數不包括費用或營運開支,且不可作實際投資。過往表現並非當前及未來業績的可靠指標。
把握長線增長機遇
環球基建投資需求增加,當中可持續基建的需求殷切。如下圖所示,估計每年需要6萬億美元的資本支出提高環保意識,才能達到淨零碳排放、基建及潔淨食水目標4。
4. 資料來源:國際能源署,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麥肯錫企業,高盛環球投資研究報告,刊登於2021年11月。僅供參考以展述宏觀趨勢,該資訊不應被理解為任何要約、研究或投資建議。
為什麼投資摩根可持續基建基金?
捕捉基建未來趨勢
投資電力、水利、可再生能源、醫療、社會住房與教育、數碼、交通及可持續物流等八大基建投資領域,跨越全球發掘投資機遇。
打造堅定看好的可持續組合
精選全球50-100隻具增長潛力,並有助促進可持續及包容性經濟所須的基建發展企業。
結合人工智能的創新策略
結合基本因素及特定範疇的見解,並以專業的人工智能技術及數據科學,以數據篩選、按研究修訂,並由可持續性主導為原則建立投資組合。
可供選擇之基金單位5
美元類別:每季派息、每月派息、累計
港元類別:每月派息、累計
人民幣對沖類別:每月派息
可持續投資 摩根資產管理領航
可持續基建策略由環球股票組別及量化方案團隊聯合管理,結合基本因素及特定範疇的見解,並運用專業的人工智能技術及數據科學。摩根資產管理專屬的可持續投資團隊,也提供見解及投資盡職治理。
最佳氣候變化策略
2022 年《InsuranceAsia News》 機構投資者資產管理大獎 6
最佳基金公司 – 香港
2022 年《亞洲投資人》 資產管理獎 7
連續三年獲獎
僅供參考,根據本文件製作時之市況,以展述宏觀趨勢及投資團隊目前之看法,該資訊不應被理解為任何投資建議。估計、預測及其他前瞻性陳述皆基於目前看法及預期,可能或不可能實現。僅供說明之用,並只用作表示可能發生之情況。由於估計、預測或其他前瞻性陳述的固有不確定性及風險,實際情況、結果或表現可能與已反映或預期情況出現重大分別。
投資涉及風險。僅供說明的宏觀趨勢,可能或不可能實現。投資者應在投資前先徵詢專業顧問的意見。請參閱基金銷售文件所載詳情,了解其投資目標。基金經理尋求達致上述目標,並不保證該目標將會達到。
分散投資並不保證投資回報,且不會消除損失之風險。
1. 僅供說明之用,建基於現時市況,並可不時變動。以上包括僅供說明的宏觀趨勢,其或許會或許不會發生。投資產品並不一定適合所有投資者。投資組合的實際配置視乎個別投資者情況及市場狀況而定。
3. 資料來源:MSCI ,數據截至31.05.2022。
5. 旨在每月 / 每季派息。派息率並無保證。分派可能由資本撥款支付。注意重要事項 3
6. 《亞洲投資人》資產管理獎之頒發機構為 AsianInvestor,於所示年度頒發之獎項乃反映截至上年底表現。
7. 2022 年《亞洲投資人》資產管理獎之頒發機構為 AsianInvestor,於所示年度頒發之獎項乃反映截至上年底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