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投資組合:債券收益率回升下的選項
由於不少固定收益範疇的收益率正徘徊於近十年高位,為投資者提供眾多選擇。然而,隨著經濟衰退風險迫近,作出審慎選擇至為關鍵。
2023年8月(3分鐘閱讀)
以債券部署利率見頂
隨著聯儲局加息周期步向尾聲,我們可從過往的經驗中學會兩堂課。
歷史數據顯示,債券在利率橫行或下跌時的回報一般跑贏3個月期美國國庫券1。鑑於美國政府的違約風險相對較低,3個月期美國國庫券一般可被視為現金的替代選擇。
資料來源:彭博,摩根資產管理。數據截至30.06.2023。債券回報為累積回報,並以彭博1-5年期政府債/信貸總回報指數代表。3個月期美國國庫券回報為累積回報,並以彭博3個月期美國國庫券領先指數代表。指數不包括費用或營運開支,且不可作實際投資。過往表現並非當前及未來業績的可靠指標。僅供說明一般市場趨勢之用。上述僅為本文件製作時之市場狀況,可隨時變動,並不構成任何要約、研究或投資建議。
第一堂課:在利率見頂時留意再投資風險
第二堂課:存續期2持倉在利率見頂和增長放緩時變得耀眼
檢視、修正,並再優化
處身於40年來最快的加息周期,維持較短的存續期持倉,或能對投資起正面作用。然而,當加息周期即將完結,而且潛在的再投資風險升溫下,這一策略未必有太大作用。當我們進入政策周期的另一階段,存續期不單可帶來收益機遇,在減息之時,並可能帶來資本增值機會。
隨著加息周期臨近尾聲,投資者按其投資目標及風險可承受程度,檢視及修正其固定收益持倉以再優化其投資組合,對應對不斷變化的經濟狀況尤關重要。
匠心打造投資瑰寶:優質債券
僅供參考,根據本文件製作時之市況,該資訊不應被理解為任何投資建議。估計、預測及其他前瞻性陳述皆基於目前看法及預期,可能或不可能實現。僅供說明之用,並只用作表示可能發生之情況。由於估計、預測或其他前瞻性陳述的固有不確定性及風險,實際情況、結果或表現可能與已反映或預期情況出現重大分別。
分散投資並不保證投資回報,且不會消除損失之風險。
1. 國庫券是由美國財政部發行的短期金融工具,到期期限從幾天到52周(1年)不等。
2. 存續期是用以量度固定收益投資價格(本金的價值)對利率變動的敏感度,並以年為單位。債券的存續期越長,其價格對利率變化越敏感。根據經驗,當利率每上升1%,債券價格在每年存續期便會下跌1%。反之亦然。
投資涉及風險。投資產品並非適合所有投資者。過往表現並非當前及未來業績的可靠指標。請參閱銷售文件所載詳情,包括風險因素。投資者應在投資前先徵詢專業顧問的意見。投資產品與定期存款並非類同,亦不適合作出比較。上述僅為本文件製作時之意見及觀點,可隨時變動,該資訊不應被視作或理解為任何投資建議。估計、假設及預測僅供說明之用,可能或不可能實現。本文件未經證監會審閱,由摩根基金(亞洲)有限公司刊發。
由於不少固定收益範疇的收益率正徘徊於近十年高位,為投資者提供眾多選擇。然而,隨著經濟衰退風險迫近,作出審慎選擇至為關鍵。
在債市經歷艱辛的一年後,我們會分享固定收益再次發揮分散投資功能的原因。
我們分享對亞洲債券的看法,以及在2023年下半年的部署。
為何投資者應留意優質債券?有三個原因…
東協、中國及日本以外更廣泛的亞洲地區均展現豐碩的長線增長機遇。
在周期性及結構性因素的利好因素下,我們會闡述對日本股票策略的看法。
檢視基金在衰退風險迫在眉睫及金融狀況收緊下的部署。
這圖表展示投資級別債券,在美國國庫券收益率高企時所展現的機遇。
在環球經濟放緩及中國重啟經濟下,撮要地分享我們的亞洲收益資產策略。
我們藉此分享中國經濟重啟對亞洲股市的影響,以及推動區內長線增長的主要趨勢。
數碼教育塑造更方便的學習體驗,帶動嶄新增長機遇。
我們以靈活方法部署於固定收益市場。
收益投資除可捕捉投資機遇外,多元化的收益資產所創造的現金流亦可管理波幅。
在中國經濟重啟下,我們分享利好中國股票的重要主題。
我們會分享推動東協股票綻放機遇的重要投資主題。
我們深信亞洲派息股能展現豐碩機遇。
我們會分享如何在艱難時刻捕捉固定收益機遇。
不少政府債券孳息率已經有所上升,令它們有更多空間抵禦加息的影響。這個「空間」究竟有多大?
在目前的市況下,波幅持續高企,收益投資仍然至關重要。
我們相信在債券市場中,能找到兼顧質素與收益的機遇。
我們分享2022年下半年對中國股票的展望和主要投資主題。
科技變革改變了診症方式──不論「望、聞、問、切」也因科技而變革,都產生了龐大市場機遇。
了解可持續基建如何帶動元宇宙和電動汽的發展。
新舊經濟交融,東協機遇蓄勢待發。
我們與您分享城市化下如何帶動基建投資機遇。
我們與您分享五個有關氣候變遷的全球趨勢,以及其投資啟示。
自動駕駛汽車發展迅速,產生嶄新的投資機遇。
智慧城市運用數碼及傳訊創新科技,帶來嶄新經濟增長機遇。
亞洲不只是一個增長故事。了解亞洲股息如何再度成為焦點。
市況變幻莫測,我們與您並肩應對,分途力爭收益。
我們與您分享在整體投資組合中對可持續投資的看法。
加息在即,我們與您分享我們的收益部署。
跨越不同地區、資產類別及行業,建構分散多元的收益投資組合。
環球健康護理需求與日俱增,綻放增長機遇。
利率低企、通脹迫近,發掘中國收益潛力。
除了政府債券或企業債券,固定收益也包括非傳統固定收益範疇。
證券化市場在過去十年再次獲得重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