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是大部分人將會邁向的第二人生,尤其是學習、工作佔據大半生的時間,退而無憂、逍遙自在,可說是不少人的目標。不過,要實現理想的退休生活,先要了解退休所面對的挑戰,做好充分規劃。
挑戰一:我們比想像中更長壽
香港人愈來愈長壽,香港政府數據顯示,七十年代本港新生男嬰及女嬰的平均預期壽命,分別為67.8歲及75.3歲,及至2019年已分別大升至82.3歲及88.1歲1,而日本厚生勞動省數據更反映港人長壽冠絕全球2。
長壽固然是福,但以65歲的一般退休年齡計算,香港人在退休後往往還有20多年的漫漫長路。退休以後再無來自工作的收入,銀髮族須以其他收入來替代,例如政府的高齡津貼、強積金計劃供款所累積的財富,以及個人儲蓄等。問題是,這些收入是否足夠應付退休生活所需?答案很可能是不。
結論:臨近退休才著手計劃生活所需財富,往往未必足夠;為退休規劃,更應未雨綢繆,而且愈早開始,愈能發揮複息效應的優勢。
挑戰二:物價年年升 現金難應付
要計算退休生活需要多少財富,通脹是必須考慮的因素。舊時十元八塊已可飽餐一頓,現在已經不可能;通脹蠶蝕現金的購買力,尤其是自2009年以來環球低息,存放在銀行的現金存款追不上通脹,長遠來看,持有現金並非王道。
事實上,隨著香港的生活成本日益增加,存款跑輸物價的情況可能比想像中嚴重。統計處數字顯示,銀髮族最為關注的「衣」、「食」、「住」、「行」四大日常開支,其中三項在過去10年已飆升五成或以上。
衣食住行十年累積升幅3
假設按年通脹率2.5%,而同期存款利率僅為每年0.5%,現金存款便跑輸通脹。單單是2020年初至今,香港平均實質儲蓄年利率已是-1.7%4,大家手上的財富可能年年貶值。
結論:持有現金很可能跑輸通脹。反之,透過投資於不同資產爭取回報,或更有效抵禦通脹蠶蝕,甚至增加退休後可供使用的資金。
儘管挑戰重重,但要擁有逍遙自在的退休生活,也不是沒有良策。除了妥善理財、及早開始儲蓄,亦可透過基金等不同投資工具爭取回報,以期為退休財富增值。只要做好充分準備,每個人都可以輕鬆為退休累積財富,開展理想的第二人生。
勿因市況波動,偏離投資軌道
行山和退休投資也需要一輩子的鍛鍊。要達到目標,關鍵在於不同年齡時選擇適合您的風險程度,然後堅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