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alt
  • 基金產品

    基金概覽

    • 基金搜尋
    • 基金分派資料
    • 基金資料

    投資實力

    • 股票
    • 固定收益
    • 多元資產

    精選基金

    • 固定收益基金
    • 可持續基建基金
    • 裕盛基金系列
  • 洞察系列

    市場洞察

    • 市場洞察概覽
    • 環球市場縱覽
    • Weekly Market Recap
    • 投資熱話
    • 多媒體資訊

    退休洞察

    • 退休洞察概覽
    • 退休規劃之道
    • Building Better Retirement Portfolios
    • 您在讓市場起落打亂退休部署嗎?
  • 投資觀點
    • 最新觀點
    • 管理波幅
    • 退休及長線投資
    • 可持續投資
  • 投資服務

    理財策劃入門

    • 基金投資入門
    • 投資新手第一步
    • 投資心法101
    • 成就子女未來
    • 籌劃退休大計

    開始投資

    • 投資指南:開始投資
    • 投資觀點
    • 定期投資:月供基金
    • 網上輕鬆開戶
  • 退休投資
    • 職業退休計劃
    • 強積金
    • 退休基金選擇
  • 自助服務區

    基金概覽

    • 基金搜尋
    • 通告
    • 基金資料
    • 基金分派資料
    • 風險評級

    自助服務

    • 基金交易指引
    • 摩根小幫手
    • 表格及資料
    • 常見問題
    • 網上開戶
    • 優惠及資訊
  •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 基金獎項
    • 多元、平等及包容
    • 聯絡我們
    • 通告

    工具及資源

    • 摩根 Insights App
    • 資料庫
    • 投資回報計算器
  • 語言
    • English/ 英語
    • 中文
  • 身份
  • 國家
  • 交易網站登入
    網上開戶
    搜尋
    搜尋
    選單
    Header-Banner-KV

    多元、平等及包容

    我們相信包容文化能夠為我們的團隊、客戶及社區帶來更理想的成果。

    認識我們的DEI領軍人物

    多角度觀點造就多元思維。當我們的團隊與投資所在的社區一樣多元化,將有助我們深化與客戶的關係。
     

    「我們一直努力不懈,致力成為最多元、平等及包容的資產管理公司。」

    Dan Watkins

    摩根資產管理亞太區行政總裁

     

    1. 資料來源:2023年《亞洲投資人》資產管理獎。

    2. 資料來源:Citywire領袖型女性報告,2021。

    3. 資料來源:人權運動基金會,2022。

    我們在多元、平等及包容方面的領軍人物

    我們的員工致力確保多元、平等及包容的價值觀能夠植根於我們的文化當中,並且成為推動業務的核心動力。閱覽以下訪問系列,了解我們在多元、平等及包容方面的領軍人物的見解。

     

    • 何世寧
    • 黃寶麗

    相信自己 勇往直前:何世寧
     

    女性代表性及性別平等是企業世界不能亦不應被忽視的重要一環。亞洲股票收益策略投資組合經理何世寧(Julie Ho)便是其中一個具代表性,為女性發聲的倡議者,她會在此分享為何女性應停止讓恐懼與懷疑窒礙自己前進,以及金融業需要採取甚麼行動,以創造一個更平等及包容的世界。

    1. 我們非常喜歡您有關「女性不須害怕失敗」的格言。您在摩根資產管理的經驗如何助您建立這一信念?
    在美國股票團隊工作了八年之後,我有機會來到香港,加入當時新成立的亞洲收益策略團隊,擔任投資組合經理。當時我並沒有投資亞洲股票的經驗,也從未管理過投資組合 - 我只擁有關於現金流折現法的基本知識。我仍記得一位前上司的臨別贈言:「Julie,您將要與鯊魚共泳,祝您好運」。我明白這對我來說是一大躍進,我心想「好吧,要麼成功,要麼失敗」。

    10年之後,我仍然在這裡打拼!回想起來,我的上司們對我的信心,可能比我的自信心還要高。我慶幸自己遇上這個挑戰,因為這經驗讓我更有勇氣,並在很多方面擺脫思想上的束縛。

     

    2. 金融業可以如何進一步推進性別平等?

    在我踏入職場的初期,我遇上了不少女性榜樣,讓我受益良多。我首兩份工作的上司都是育有幼兒的女性基金經理。我現在也有兩名分別兩歲及四歲的孩子,我十分高興能夠重回工作崗位,並同時兼顧雙重角色。如果沒有上司及團隊的支持,一切都不可能實現。我記得放完第一次產假之後,我的同事對我說:「你知道嗎?我花了四個月時間才完全恢復工作狀態」。這句話緩解了我的焦慮,並讓我有時間及空間重新投入工作。

    金融行業需要更多女性代表,更多可以充當榜樣的女性高層人物,以及一個支持女性的網絡。但這並不單只是安慰的說話;有時我們也需要一些當頭棒喝。有一次,一位資深同事對我說:「你只躲在一旁不作聲,這不是延續了社會對亞洲女性的刻板印象嗎?」。
     

    3. 你期望金融機構在未來十年會發展出甚麼文化,又會有那些進步?

    金融機構在引領多元及包容意識方面已取得不少進展,並將這些價值融入我們的績效評估當中。但我認為,要在各個層面上得到真正的認同是需要時間,直到每個人都能夠在走廊裡停下來,真誠地問一句:「你好,近來好嗎?」

    如摩根這樣的機構已投放大量資源,組織企業資源組別(Business Resource Group)及倡議團體以發起對話,知識共享及相關活動。這一切都是必要的,讓我們更能互相了解。

    到目前為止,這都是由上而下。在未來十年,我們可以如何鼓勵更多團隊,針對他們所深信的事情自發組成不同的支持小組,並逐步擴大他們的影響力?我認為我們都需要在繁忙的工作日程中,有更多時間及喘息空間,來召集同事參與這些有價值的事情。

    最近,一位同事建議我們舉辦一個曼陀羅繪畫活動,這實在是一個好主意!我們花了不少時間了解同事們的想法,我希望抽出時間多了解他們的感受!
     

    4. 回想在您的職場生涯中,有甚麼事您會想與當初做得不同?為甚麼?

    在我踏入職場的初期,我花了一些時間才找到節奏。我曾經懷疑自己是否適合金融業,或我能否在行業有出色的表現。直到我遇到職場上的良師益友,並對我說:「Julie,不要半途而廢,全心全意地投入吧!」這是一個當頭棒喝!從那時開始,我找到了意圖的力量,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當我們為自己深信的事情許下承諾時,就會見到前方的道路自然開展。坐言起行成了我的座右銘。

    「我慶幸自己遇上這個挑戰,因為這經驗讓我更有勇氣,並在很多方面擺脫思想上的束縛。」

    – 何世寧

    身體力行,付諸實行:黃寶麗
     

    為創造一個更平等的世界,最好的方法是身體力行,讓我們的員工能夠在工作上踐行多元、平等及包容(「DEI」)。就讓我們認識一下摩根資產管理在DEI方面的一些領軍人物,首先由董事總經理兼東協股票團隊主管黃寶麗與我們分享多元觀點與真切包容的重要性,以及資產管理公司在社會與可持續發展上應扮演的角色。

    1. 為甚麼多元、平等及包容的心態對資產管理公司如此重要?
    人才、流程與表現是資產管理公司的三大成功特質。當我在23年前入行時,我是團隊中的唯一女性。自此之後,情況開始改變,但是業界還有更多工作需要付諸實行。擁有多元、平等及包容的心態只是當中的第一步;管理層實際上需要創造環境吸引更多不同類型的人才加入,並支持其發展,同時亦要理解在我們提倡多元與包容時,亦會為客戶帶來更理想的成果。

     

    2. 多元觀點如何成就更理想的投資成果?

    沒有人會知道所有問題的答案:研究指出多元觀點有助改善風險承受能力,成就更理想的投資成果。作為富經驗的投資者,我深信最佳的投資決策源於經過激辯的投資主題。要發揮多元團隊的價值,關鍵在於帶動具建設性的討論、聆聽並了解,同時容許好奇心與尊重引領相互溝通。

     

    3. 資產管理公司如何促進社會進步,並改善社會不公的情況?

    為推動社會進步,資產管理公司需要與企業通力合作。任何在運營時剝削環境、社區、客戶或員工的企業,長遠都不會達致可持續發展。團結就是力量:我們應該同心協力應對業內一些最相關議題,例如董事會多元性及代表性領袖。
     

    4. 如何透過投資盡職治理進一步促進多元、平等及包容?

    投資者與投資盡職治理團隊之間的伙伴關係,是確保與多元、平等及包容相關的議程取得進展的關鍵所在。主動型資產管理公司需要積極做好盡職治理的角色,被動應對是不足夠的!
     

    5. 是甚麼啟發您每日緊守崗位推動可持續投資領域的增長與發展?

    可持續投資是一段剛起步的旅程,尤其在新興市場。我很榮幸能夠為此作出貢獻,並與志同道合的投資者並肩同行,彼此深信締造正面影響與尋求良好投資表現其實並無抵觸。長遠而言,推動我前行的是我的孩子:我們有責任將一個狀態良好的地球與社會交給下一代。

    「身體力行,付諸實行不單單是體現公平:多元化就如邀請所有人參與派對,但更重要是邀請他們共舞,以創造真正的包容氣氛。」

    – 黃寶麗

    延續多元、公平及包容的長遠文化

    投資於我們在世界各地的員工與社區,不只消除障礙,並為更多人提供機會。我們與客戶攜手合作,發掘多元化在業務營運及投資管理中的共同價值與好處。

     

    企業資源組別

    企業資源組別(Business Resource Groups)是一個跨越地域及部門的全球平台,讓我們的員工表達意見、分享想法及與志同道合的同事一同合作。透過內部活動,拓展人際網絡,職涯發展倡議及其他計劃,企業資源組別致力提升我們的員工體驗,持續強化我們開明及包容的內部文化。

    了解更多

    摩根資產管理

    •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Cookies 政策
    • 投資盡職治理
    • 基金註釋
    • 銷售文件
    • 表格及資料
    • 投訴之處理
    • 常見問題
    • 網站索引
    • 下載摩根 Insights App

    J.P. Morgan

    • J.P. Morgan
    • 摩根大通
    • 大通銀行

    此網站的資料僅供香港居民使用。如選擇閱覽本資料,即閣下表明及保證閣下為香港居民,或閣下所屬司法地區的法律及規例容許閣下閱覽這些資料,亦即閣下確認同意載於https://am.jpmorgan.com/hk/之使用條款。投資涉及風險。過去表現並不代表將來表現。特別是投資於新興市場及小型企業的基金可能涉及較高風險,並通常較易受到價格變動所影響投資者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細閱及考慮基金銷售文件,當中載有基金的投資目標、風險因素、收費及開支詳情。投資者於作出投資決定前請先留意有關基金註釋。本網站所載資料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要約出售或招攬要約購買任何證券、投資產品或服務,亦不構成為任何此等目的分發資料。所載有關金融市場趨勢的意見及陳述均僅供參考之用,並且均是基於特定假設及目前市場狀況作出,且可隨時變動而不發出事先通知。投資者應自行核證。所述觀點與策略不一定適合所有投資者。本網站及當中所載之廣告由摩根基金(亞洲)有限公司刊發。本網站未經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審閱,惟有關摩根公積金計劃之資料則已取得證監會批核(但預審批准並不代表證監會之官方推介)。

    Apple,Apple 標誌,iPad和iPhone是Apple Inc.在美國和其他國家註冊的商標。 App Store是Apple Inc.的服務標誌。

    版權所有。摩根基金(亞洲)有限公司 2023。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