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點

• 市場擔憂經濟衰退,但無論經濟是否真的衰退,企業永遠都在尋找茁壯的機會。

• 市場擔憂投資主流發生改變,但無論下一波的主流為何,市場都在尋找體質最好的企業。

• 聯準會的決策雖然很重要,但真正重要的是堅持多元的長期投資。

受到大型科技股企業獲利不佳、美國非農就業人數大幅低於預期、以及日本央行升息導致日美利差收窄影響,在美股與日股的帶領下,全球主要股市自七月底以來連出現激烈震盪,就連台股也在8月5日創下了史上最大的單日跌幅紀錄,引發投資人恐慌。

我們相信,相較於規避短期的情緒反應,抓住長期的成長趨勢反而才是投資獲利的不二法門,以下這五張圖表,不僅會顛覆您原有的投資三觀,也可以協助您在未來市場出現任何變化時,都可以從容應對。

第一觀:規避風險才會感到安全?

一般人都是出於安全考量,才會讓自己遠離風險。在投資上也類似,一旦市場出現恐慌情緒,暫停投資或是直接出場看似也是合理的選擇。然事實的真相是,無論經濟是否衰退,企業永遠都在尋找獲利的機會,而身為投資人的你,為了規避短期風險可能選擇暫停投資或直接出場,乍看之下你雖然會很安全,但實際上反而是錯失了長期回報的機會。

人們在創造財富上的動力,永遠比規避風險的動力大。所以全球經濟處在「成長」的時間,不但總是大幅超過處在「衰退」的時間;就連股市處在「牛市」的期間,也會遠遠多於處在「熊市」的期間,換言之,追求成長才是人們所有經濟行為的核心。(資料來源:Bloomberg, 標準普爾500指數,資料日期:1935.3.29-2024.4.30,採月底指數價格計算。摩根資產管理整理。)

從圖一可看到在美股當中,無論是品質面向居於S&P 500指數前1/4的企業指數,還是居於最後1/4的企業指數,自1990年以來,它們分別可以獲得421%與195%的總回報,可見無論經歷過多少顛頗曲折,但堅持成長與獲利反而才是企業生存的核心。

第二觀:抓對趨勢才能創造最大獲利?

過去這兩年AI當道,也讓以美股七雄為主的大型科技股出現了驚人的漲勢。但隨著科技巨頭的財報不如預期,也讓市場出現了對於AI是否過熱的擔憂(延伸閱讀:AI到底是不是泡沫?)。然事實的真相是,無論市場偏好的主題是甚麼,它永遠都在尋找最好的股票,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市場總會出現類股輪動的現象、也解釋了長期來說,投資人布局多元產業總是會優於布局單一產業的原因。

評價一家企業能否稱得上好股票,並不是該企業的業務主軸是否要與AI有關,而是該企業有沒有相應的體質能夠實現長期獲利

從圖二可以看到,除了與AI關聯度最大的電信與科技之外,其他像非循環性消費、健康醫療等產業,它們在資本資出與研發投入上所占的比例都要比S&P 500指數的10年的平均要高;而從現金水位占既有資產的比例來看,房地產企業不但以48%的比例大幅領先S&P 500指數的31%,甚至還比強調現金護城河的科技產業高出2%。所以,評價所謂的「好股票」可以有很多不同指標,不必只限於科技產業。

從圖三可以看到,非科技七雄的預估每股盈餘可望在今年第4季增長至17%,相較於第三季僅有5%的預期大幅提升。因此採取更廣泛吸納優質股票的策略,還是管用。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現在科技股的投資就從此讓位。儘管大型科技巨頭最近的財報表現不如預期,但以下三個理由,讓我們相信美國科技股依舊是美股中最具競爭力的產業類別。

科技企業的獲利能力依舊強大

相較於2001年初創公司尚未實現盈利所造成的網絡泡沫,今天與人工智慧(AI)相關的公司,反而已經透過向不同行業提供AI 技術、基礎設施和支援獲得了相當的盈利能力。

基本面依然強勁

目前科技七雄佔市場市值約33%,但他們也佔研發支出的39%,自由現金流的23%和資本支出的16%(見圖四)。也就是說,它們的股價表現之所以能超前,是因為它們自身的獲利能力,而非單靠市場短期提供的興奮劑。

大型科技股的股東回報率正在提升

某些大型科技公司已在今年宣布了大規模的股票回購計劃,部分企業甚至也是首次派發股息,這都促成了標普500指數在今年第一季度的股東回報增加6%,連帶也讓標普500普通股的權益回報率達到穩健的18.5%。(資料來源: Is U.S. stock market concentration a warning sign?摩根資產管理,2024.7.2.)

第三觀:跟著聯準會走投資才聰明?

市場上有一種說法,就是「投資不要跟聯準會對作」。確實,聯準會的貨幣政策會影響到市場資金的流向,所以一般人都以為升息循環不利於投資,降息循環才有利於投資。然事實的真相是,無論聯準會的決策是升息還是降息,它的目的都是在維持美國經濟的平穩運行;這就解釋了無論升息還是降息,只要短期幅度與節奏不要過於激烈,風險性資產都有表現空間的原因。

根據圖五顯示,當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處於3%以下時,成長型股票的年化報酬率的表現會優於價值型股票;但是當利率水準在4%以上時,價值型股票的年化報酬率反而會優於成長型股票。乍看之下,這張圖似乎指出了低利率環境有利於成長股、高利率環境有利於價值股;但實際上,無論成長股還是價值股,它們在任何利率環境下的年化報酬率都有可能獲得正報酬,差別只在報酬率的相對高低而已。

所以對投資人來說,無論聯準會未來是否降息、或降息的幅度有多大,關鍵都是要持續且多元的投資,而不是按照聯準會升息或降息的舉措去選擇對應的資產。(延伸閱讀 :全天的收益策略幫你駕馭多變市況)

「天性」比「事實」更能影響你的投資成效

對投資人來說,儘管市場的經濟數據每天都在變化,非經濟相關的事務也可能出現新的進展,但真正會影響到投資成效的,並不是這些客觀不變的事實,反而是我們主觀善變的天性。也正因為這樣,我們才會看到無論市場恐慌的理由為何,投資人的行為模式總是僵固不變。長期投資與多元分散,聽起來雖是老生常談,但在投資實務上卻是禁得起千錘百鍊,在市場再度出現恐慌的現在,妥善運用本文所提供的5張圖,將有助於您從容應對市場的變化,並達到自己的投資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