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重點
歷史經驗顯示年內震盪並非少見,自1980年以來至2024年,標普500指數平均年內跌幅達14.1%,但在這45年中,有34次的年度報酬率為正報酬。所以持續保持投資,反而有望在中長期累積更多的資產。
近日市場波動原因
川普反覆的關稅政策:
美國總統川普於4月2日宣布的「對等」關稅高於預期,使平均進口關稅率創1990年代以來新高。然而,4月9日,川普宣布政策逆轉,除中國加課245%關稅以外,多數國家已授權暫停90天並開啟貿易談判對話。4月13日宣布將智慧手機、電腦與其他電子產品排除在對等關稅範圍之外,但4月16日再宣布擴大晶片管制。
聯準會釋出停看聽訊號:
關稅的不確定性引發通膨上行和勞動市場疲軟風險,示警「控制通膨」與「支持經濟成長」的雙重使命將互相牽制,暗示若兩者出現矛盾,將會優先考慮控制通膨,並表示需等待更多清晰訊號,無須立即調整政策立場。
投資信心疲軟:
對經濟衰退的風險意識使得投資信心疲軟,資金轉向黃金使金價創新高,反觀美元走弱至近3年低位。
後續觀察重點
各國關稅談判進展與實施細則:
關注第一波貿易談判結果,如本周的日本談判,以及後續韓國、英國、澳洲與印度。
聯準會降息步伐與態度:
市場預期5月聯準會降息機率低,但後續將關注通膨就業變化、消費者與企業信心等數據。
企業財報發布與公司指引:
4月中旬以來已陸續公布上一季度公司財報,但市場更加關注公司說明其未來資本支出以及對關稅的因應措施。
歷史啟示與投資心法
歷史常見年內震盪,避免過於驚慌:
歷史經驗顯示年內震盪並非少見,自1980年以來至2024年,標普500指數平均年內跌幅達14.1%,但45年中有34次年度報酬率為正報酬。
留在場上,抓住反彈時機:
歷史經驗亦顯示若因市場下跌而選擇黯然或閃避出場,反而可能錯過市場反彈機會,因10個最佳交易日中的7個發生在10個最差交易日的2周內,若錯過最佳交易日,投資資產將會縮水甚至變成負報酬率。反觀,不論市場如何震盪,持續保持投資,有望在中長期累積更多的資產。(如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