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的需求迅速增長。雖然當中很大程度上是由被動型基金所推動,但根據數據顯示,近四分之三的ETF投資者計劃在未來二至三年內增加主動型 ETF 策略的投資部署1

然而,外界對主動型 ETF存在一些常見的誤解。我們將會在一系列的文章中逐一探討,首先會拆解以下迷思:「主動型 ETF 風險較被動型 ETF高?」。

主動型ETF真的風險較高?

ETF的風險程度主要取決於相關的投資資產,而不是基金屬於被動管理還是主動管理。

與任何投資策略一樣,主動型 ETF 固然有其自身的優勢。由於主動型ETF由專業投資經理管理,因此它們可根據自身研究、市場狀況以及經濟趨勢,靈活地調整配置。

主動型 ETF 市場與主動型互惠基金市場同樣日趨多元化,兩者涵蓋不同資產類別及投資策略,包括研究增長型指數策略、不受限制策略,以及主題策略。一些主動型 ETF 更可減少被動型 ETF追蹤市值指數時面對的某些限制。追蹤市值指數時,由於股票指數中市值最大的企業及債券指數中發行量最大的企業在指數中的比重都較高,所以它們往往比規模較小的同業具有較大的影響力。相反,主動管理的 ETF 可靈活地從整個股票及債券市場中尋找機遇,從而分散風險及力增潛在超額回報。

主動型 ETF 的流動性是否較低,而且交易成本較高?

基本上,任何 ETF 的流動狀況均取決於其相關證券。由於類似的主動及被動型持倉所產生的佣金、稅務,以及其他費用均非常類似,因此它們在主要市場的成本不應存在明顯的差異。

主動型及被動型 ETF 一般由專屬的資本市場團隊所支持,團隊擁有強大的技術平台,並與交易機構及投資銀行等不同莊家的關係密切。這些莊家會按其對 ETF資產淨值的看法,於市場上提供買賣盤。較小的買賣差價一般意味着較高的流動性。

投資者可如何降低有關投資經理的風險?

主動型 ETF 不會追蹤指定指數。相反,它們由專業的投資經理所管理,可能出現潛在的行為偏見,從而影響投資決策。儘管如此,投資者只要全面選擇投資經理,便可有助降低風險。投資者可選擇一個恆之有效,並符合其風險承受能力及整體投資目標的主動型策略。

開展ETF投資之旅

正如上文所言,主動型 ETF 的風險並不比被動型 ETF 高。然而,投資者應採用與被動型 ETF 大致相同的方式,對主動型 ETF作出謹慎的審查。由於基準僅供主動型 ETF 作為參考,且回報率可能存在較大差異,因此投資者需要密切關注投資策略的風險回報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