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線投資 5問5答(保持投資)
轉向亞洲 釋放股票收益潛能
亞洲不只是一個增長故事。了解亞洲股息如何再度成為焦點。
了解更多
您已訂立一些投資目標。那麼,在開展長線投資旅程之前,不妨了解一下,下一步該怎樣走? 閱讀更多
為實現目標而規劃投資選項,有如在旅程中選擇乘搭哪種交通工具:您可決定乘巴士抑或火車前往目的地;同樣地,您也可以按自己的投資目標及年期,揀選理想的組合配置。
承接上文兩問兩答,本文將探討剩餘的三個常見問題,可望助您配合個人投資目標及風險取向安排投資計劃,或可在市況變幻時助您按需要持續投資1。
1. 投資時應考慮甚麼因素?
2. 資料來源:彭博財經社,FactSet,MSCI,摩根資產管理。環球股票由MSCI綜合世界指數所代表,環球債券由彭博巴克萊綜合環球債券指數所代表,50/50股債混合代表包含50%股票(MSCI綜合世界指數)及50%債券(彭博巴克萊綜合環球債券指數)的投資組合。多元化投資並不保證投資回報,亦不能消除虧損風險。指數不包括費用或營運開支,且不可作實際投資。過往表現並非當前及未來業績的可靠指標。反映截至30.06.2021的最新數據。
2. 若無法密切留意市況,可怎樣做 ?
3. 如何靈活有效地檢視投資組合 ?
總結
若您工作繁忙而無暇為投資「做足功課」,不妨依據投資目標及風險取向,考慮建立習慣,不論資產價格升跌皆作定期定額的投資。充分利用網上基金投資平台,亦可望助您更有效管理市場波動所帶來的影響,同時締造理想的潛在回報,助您財富增值。
本內容反映投資團隊基於現時市況的觀點及整體策略,僅供參考,並無考慮個別投資者的投資目標及風險取向,不應被理解為任何投資建議或意見。
分散投資並不保證投資回報,且不會消除損失之風險。
1. 僅供說明之用,建基於現時市況,並可不時變動。投資產品並不一定適合所有投資者。投資組合的實際配置視乎個別投資者情況及市場狀況而定。
3. 資料來源:摩根網上交易平台,截至2021年8月。
投資涉及風險。投資產品並非適合所有投資者。過往表現並非當前或未來業績的可靠指標。請參閱銷售文件所載詳情,包括風險因素。投資者應在投資前先徵詢專業顧問的意見。投資產品與定期存款並非類同,亦不適合作出比較。上述僅為本文件製作時之意見及觀點,可隨時變動,該資訊不應被視作或理解為任何投資建議。估計、假設及預測僅供說明之用,可能或不可能實現。本文件未經證監會審閱,由摩根基金(亞洲)有限公司刊發。
亞洲不只是一個增長故事。了解亞洲股息如何再度成為焦點。
市況變幻莫測,我們與您並肩應對,分途力爭收益。
我們與您分享在整體投資組合中對可持續投資的看法。
加息在即,我們與您分享我們的收益部署。
我們會與大家分享2022年第一季債券主題與機遇的看法。
跨越不同地區、資產類別及行業,建構分散多元的收益投資組合。
新舊經濟交融,東協機遇蓄勢待發。
個性化產品及服務需求日增,將會帶來甚麼增長機遇?
我們會與大家分享對 2022年投資格局,以及收益增長機遇的看法。
環球健康護理需求與日俱增,綻放增長機遇。
派息股重回投資者視野,展現吸引機遇。
如何採取靈活策略捕捉收益機遇 。
作為收益投資者,我們一直不懈地應對市場變化。到底收益機遇何處尋?
明日世界的投資潛力:醫療科技
未來世界的投資潛力—智慧城市
機械人應用及機器學習已滲透至辦公室,並帶來長線增長機遇。
跨越傳統債券範疇,發掘潛在證券化資產機遇。
智能家居科技除了開創便利的文化,同時亦帶動長線增長機遇。
物聯網正開創全新的數碼格局,由汽車行駛以至工廠運作,影響無遠弗屆,而我們從中發掘機遇。
遨遊固定收益領域,駕馭通脹環境。
本文分享中國的科技達人消費者,如何帶動中國消費再創高峰。
展望2021年第三季,我們在通脹來臨的環境下尋求固定收益機遇。
中國健康護理範疇迎頭趕上其他主要市場,我們發掘當中的全新增長動力。
利率低企、通脹迫近,發掘中國收益潛力。
隨著中國經濟重拾正軌,我們於中國在岸及離岸股票市場發掘廣闊機遇。
除了政府債券或企業債券,固定收益也包括非傳統固定收益範疇。
證券化市場在過去十年再次獲得重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