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觀點

ETF正解系列#7:主動型ETF在亞太區的發展趨勢

ETF正解系列#7:主動型ETF在亞太區的發展趨勢
發表: 22/11/2024

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在過去10年間大行其道1,近年已從只有被動型選擇的投資工具,演變成包括主動管理的投資工具。雖然主動型ETF的應用仍然由美國市場主導,但是亞太區現在也開始迎來這一趨勢。

我們今期會探討亞太區的監管格局,以及區內投資者對主動型ETF的興趣。

accordion icon

投資者偏好

亞太區市場仍然由被動型ETF主導,指數型ETF約佔整體市場比重的96%1

美國在2019年的監管變化2引發主動型ETF革命。而在亞太區,為滿足投資者不斷上升的需求,監管機構正放寬規則以迎合主動型ETF的發展,致力於將亞太市場定位為具吸引力的資產管理中心。 投資者對這種工具亦表現出濃厚興趣,71%3亞太區受訪者在一項調查中表示,他們計劃增加主動型ETF的配置。

監管環境的不斷演變促使主動型ETF的發行量在區內與日俱增。截至2024年7月,主動型ETF已佔整體ETF資產管理規模近4%,高於2023年底時的3.6%4。相對美國,市場佔有率由2023年底的7.5%增至8.4%4

今年首七個月,亞太區的主動型固定收益ETF便較2023年底增長34%,其次是增長21%的主動型股票ETF4。截至2024年7月,亞太區的主動型ETF的資產管理規模便由2023年底的273億美元,增至341億美元4

accordion icon

成熟的主動型ETF市場

雖然區內投資者對主動型ETF的興趣不斷上升,但是監管環境也各有不同,一些市場較其他更為成熟。

澳洲:首隻主動型ETF於2015年上市,是亞太區內歷史最悠久的主動型ETF市場5。澳洲證券及投資委員會於2024年3月作出監管變化6,將之前只適用於被動型ETF的寬免措施,擴展至主動型ETF,解除了主動型ETF在持續披露等問題上需要尋求個別豁免的規定。結果是:在2024年的首八個月,在澳洲證券交易所新上市的32隻ETF當中,主動型ETF便佔23隻7

韓國:首隻主動型固定收益ETF在2017年推出8。截至2024年8月底,共有195隻9主動型ETF,較2022年底增長近一倍。

香港:首隻主動型ETF在2019年上市,截至2023年底,在港交所共有24隻主動型ETF10。在2024年5月,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批准一些由證監會認可的聯接ETF11,投資於海外上市的ETF,這包括主動管理的ETF。

accordion icon

其他亞太區市場

日本:在2023年6月,東京證券交易所開始接受主動型ETF上市12以實現產品多樣化,並提升市場競爭力。自2023年9月以來,已推出11隻13主動型ETF。

新加坡:首隻主動型ETF於2024年1月推出14。在推出之前,當局於2023年12月就主動型ETF的上市要求發出作業備考。

中國:已批准在2020年推出增強型指數ETF8。這些工具受到某些條件限制,例如增強型指數ETF的非指數成分股不得超過20%,而表現與基準指數的偏差,一般預期約為6.5%15

台灣: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於2024年7月表示將擴大ETF的產品範圍16,從只有被動型ETF,擴大至包括主動型ETF及被動型的多元資產ETF,目標在2024年12月之前修訂法規。

主動型ETF在亞太區的前景

在監管變化及投資者的興趣日增下,亞太區正迎接主動型ETF的環球趨勢。隨著區內有更多市場調整其法規,以支援這些產品,相關市場很可能遵循與美國相同的增長軌跡發展。

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
0970242011104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