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股票的長期投資前景仍然向好,主要由於其較高的股東回報率,以及在科技相關的長期增長主題帶動下,其長期盈利增長潛力較快。
經歷連續兩年的強勁表現之後,市場對2025年美國股市再次交出亮眼表現的預期不高,然而美國股市年初至今卻意外落後於其他成熟市場。
對美國經濟衰退的疑慮減少,促使美國股票在2025年第二季得以反彈,因為市場已反映最壞情況。「拋售美國」的說法實際上只是煽情的新聞標題。投資者或可考慮重新平衡配置,不再持有比重極高的美國股票。
短期內,美國市場或面臨進一步回落。美國企業因經濟需求疲弱,有可能令利潤受壓,而較高的關稅及可能持續高企的利率,將會影響投入與資本成本。企業盈利的共識預期尚未充分反映此前景。目前對2025年美國企業盈利增長預期仍相對偏高,達到9%,高於過去十年平均的8%水平,而低個位數的增長,可能更切合勉強避開衰退的經濟現實。
投資者應在短期利淡因素與長期投資目標之間取得平衡。過去十年,標普500指數上升164%,而環球(除美國)股票只升41%(MSCI世界(除美國)指數),這一差異源於美國企業較快的盈利增長及利潤率擴張所帶動,證明估值上升實屬合理。此外,放寬規管與財政擴張預期將在2025年稍後時間至2026年支持經濟活動,為股市帶來支持。
投資者需留意估值水平,目前指數的預測市盈率回升至21.2倍,反映市場對經濟前景更為樂觀的預期。然而,市場內部存在分化,例如即使2025年首季大部分大型股份盈利表現強勁,十大成分股與美國市場其他股票之間的估值溢價較2024年任何時候都要窄。
這種收窄可能反映部分科技行業因面向環球供應鏈而易受關稅風險所影響,促使投資者區分科技行業中的硬件與軟件。與此同時,金融與公用事業等板塊因更著眼於國內市場及受惠於放寬規管,對關稅衝擊的敏感度亦較低。
整體而言,投資者應避免對特定行業或投資風格過度偏好,轉而著眼於質素,而資產負債表強健的公司更有能力應對美國經濟放緩,並維持議價能力以保護利潤率。
美國股票的長期投資前景仍然向好,主要由於其較高的股東回報率,以及在科技相關的長期增長主題帶動下,其長期盈利增長潛力較快。2025年美國股市的回報預期可能與全球非美市場趨於一致,建議投資者重新平衡美國股票持倉,而不是減持美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