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波動時期,穩定而可預測的收益來源有助抵禦下行風險,同時可維持持倉。
美國政策從貿易到財政領域的顛覆性轉變,引發了2025年上半年的市場波動。由於市場對這些政策的最終走向及其對全球經濟影響仍存重大不確定性,我們預計市場波動短期內難以消退,投資者需建立強韌的投資組合以駕馭當前環境。
創造收益對於提升投資組合的韌性至關重要。在波動時期,穩定而可預測的收益來源有助抵禦下行風險,同時可維持持倉。市場提供多種創造收益的途徑。
固定收益作為廣為應用的資產類別,可提升收益並實現多元分散。歷史數據顯示,在政策高度不明朗的時期,股票與債券的相關性通常較低,甚至為負值。今次情況亦然,近6個月相關性低於-0.2。這反映債券再次與風險資產相輔相成,而當前不確定性水平進一步突顯多元分散的必要性。
我們亦可透過調整股票配置以創造收益機遇。納入高息股票有助優化投資組合在股票回報光譜中的定位。過去25年,亞洲高息股指數的總回報貢獻較大市多出17%,而在成熟市場更高達23%。投資組合可在維持持倉的同時,實現穩定的股息收益。具備穩健自由現金流及股息增長的公司,在經濟環境不明朗下能提供更可靠的派息,從而實現更佳的風險調整後回報。
此外,備兌認購期權策略可充當投資組合的附加部分,創造額外收益機遇。當經濟憂慮或限制股市估值進一步重估時,投資者可沽出股票投資的部分上升空間,收取期權金作為收入,有效將市場波幅轉化為收益。雖然這種方法會限制上升空間,但額外的收益來源能在市場下跌時抵消跌幅。
此外,投資者可考慮傳統市場以外的「另類」收益來源。實物資產,如基礎設施、房地產及交通運輸,傳統上提供不具相關性的回報,帶來可預測的收益率,同時降低整體投資組合的波動性。若全球通脹回升,這些資產憑藉較強的成本轉嫁能力,有望成為有效的對沖通脹工具。
面對政策與經濟不確定性下,短中期內的市場波動性會顯著提升,是納入收益主導資產類別的有利時機。固定收益、高息股票、期權疊加及實物資產可共同強化投資組合對未來市場衝擊的抵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