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準會暗示減債在即,多元配置應對新局
一如市場預期,聯準會的決策官員在昨(22)日維持聯邦基金利率於0%~0.25%目標區間不變,繼續維持目前的購債規模。但聯準會也首次明確表示縮減購債在即,並透露提早在2022年底前升息的可能性。
聯準會的最新談話,相較於市場之前的預期更為鷹派,因此也激勵美元指數升至近1個月高點、標準普爾500指數終場則是上漲近1%,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小跌2個基點至1.3%。
聯準會暗示減債造成美元升值、美股收高、美債殖利率下跌
備註:左軸為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單位%。資料來源:Bloomberg,摩根資產管理整理。藍色為美元指數、綠色為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紫色為美標普500指數,資料日期:2021.9.23。
聯準會釋放縮減購債訊號
聯準會在昨天的利率會議聲明指出,將繼續維持每月購買800億美元的公債、以及400億美元的機構抵押貸款證券(MBS)的資產購買計畫,直到實現充分就業及價格穩定的目標為止。此外,聯準會也宣布自9月23日起,將隔夜附買回操作(ON RRP)的交易對手上限,從每日的800億美元提高至1,600億美元,以確保政策的有效實施。
聯準會主席鮑威爾表示,如果經濟進展如預期,聯準會最早可能會在11月的月初就進行減債計畫,並在2022年中完成。但鮑威爾也重申,傾向等到縮減購債程序完成後才會開始升息,意欲將減債與升息緊縮脫鈎。
另外從點陣圖觀察,在聯準會18位官員中,有半數的官員預期到2022年底前至少會升息一次,為1980年代以來首見票數平手的情況,顯示聯準會的升息時程可能會比預期更早。另根據中間預測值顯示,聯邦資金利率在2023年將達到1%,並逐步進入貨幣政策正常化階段。
FOMC決策官員對利率預測點陣圖(聯邦基準利率,單位%)
資料來源:Bloomberg,資料日期 2021.9.23。
調降美國今年經濟成長率,但調高通膨展望
儘管將美國今年GDP的成長預估值,已被聯準會從6月的7%調降至5.9%,失業率的預估值也從4.5%調升為4.8%,但明、後年的GDP成長率預估皆會小幅調高;另外,聯準會也預期全美在2021年和2022年核心PCE通膨將分別為3.7%與2.3%,較前季的預期各高出0.7%與0.2%。
另外,由於供應鏈的瓶頸,使得聯準會對通膨持續的時間比預期還久,不過聯準會在會後聲明中也重申,目前偏高的通膨多為暫時性因素,經濟的前景仍取決於新冠疫情的發展走向;所以鮑威爾也指出,未來倘若通膨居高不下,聯準會也將拿出政策工具因應。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經濟預測摘要(中位數預測:2021年9月,單位:%)
資料來源:聯準會,資料日期:2021.9.23. 預測中位數為 18 位決策官員預估值,綠色代表較前季上調,紅色代表下調
留意觀察因素
1. 儘管中國地產龍頭近期的債務事件已引發市場關注,然美國貨幣政策對其影響卻相當有限,未來需留意該集團的債務事件是否會透過其他間接管道影響金融市場。
2. 聯準會主鮑威爾表示,倘若美國國會無法在未來幾週提高債務上限並導致政府債務違約,聯準會將沒有能力保護金融市場、或讓美國經濟免於遭嚴重衝擊,可見鮑威爾的訊息,對國會喊話的意味濃厚。
投資意涵與建議
受近期Delta變種病毒與供應鏈瓶頸的影響,聯準會下調今年美國經濟成長已在預估中,然通膨延續期間的拉長與就業市場的狀況,都會牽動未來貨幣政策動向。因此這次聯準會除了釋放減債訊號之外,決策官員對於升息時程的預估,也是在為日後貨幣政策正常化做溝通伏筆。
我們認為,聯準會在年內啓動減債應已是市場共識,投資人除了要留意債券殖利率逐步攀升的可能性之外,恆大事件的外溢情況、變種病毒的疫情變化、美國財政刺激政策協商與國債上限等議題,均會增添市場波動。
不過,全球景氣依然在擴張的軌道上,且目前的企業獲利還是相當亮眼,因此風險性資產仍有表現空間。股票資產可投資留意多元輪動契機,相對偏好歐美市場、高息股題材,以及中長期評價面漸具吸引力的亞洲市場。在債券投資部分,投資人宜調整債券資產的存續期間以因應利率風險,因此除了具較高收益率的高收益債之外,也要適度搭配多重債券,以降低整體投資組合的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