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多數類股本益比皆在15年歷史平均值之下
中國官方在地產與防疫政策皆有調整跡象,外資已部分重返中國股市。
2022/5/5
一如市場預期,為了平抑通膨,美國聯準會(Fed)昨日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調升2碼至0.75%至1.0%,並預期繼續調高目標區間將是合適的。主席鮑爾會後雖然強調了Fed抑制通膨的決心,但對更積極升息步伐則是持保留態度,並稱未曾積極考慮過升息3碼。受鮑爾對升息態度的鷹中帶鴿影響,美股聞訊大漲,美元與VIX波動率亦由高峰回落。
具體縮表執行細節
聯準會在會後聲明中指出,儘管第一季美國整體經濟活動下滑,通膨率也居高不下,但就業成長、家庭支出和企業固定投資都表現強勁。不過,聲明中也提到,俄烏戰爭對通膨帶來額外的上升壓力,可能會打壓一些經濟活動,而中國為因應疫情相關的封鎖措施,也可能加劇供應鏈中斷;因此,聯準會在評估貨幣政策時,如果出現可能阻礙委員會達成目標的風險,委員會也將準備好適當調整貨幣政策立場。
在縮減資產負債表規模的計畫上,委員會打算隨著時間推移,以可預測的方式從6月1日開始縮減近9兆美元的資產負債表,一開始會以每月475億美元的節奏縮表,3個月後將加快到每月950億美元,並打算在準備金餘額略高於認定符合充足準備金的程度時,放慢並停止縮表。另外,針對公債縮表部分,一開始的上限將設定在每月300億美元,3個月過後提高到每月600億美元。而針對機構債和機構抵押擔保證券 (MBS)縮表部分,一開始上限將設定在每月175億美元,3個月後提高到每月350億美元。
聯準會升息步調預期與縮表時程
資料來源:聯準會,CME FedWatch,資料日期:2022/5/5。
預期全球央行聯手升息終能抑制通膨並維持經濟增長
雖然當前全球通膨飆升,但各國央行也聯手升息抑制通膨,因此預期通膨有可能在第二季見到高峰轉折,並在下半年逐漸放緩,而全球經濟也將從第一季的放緩中再度重新回升。在全球疫情逐漸趨緩下,就業市場改善,預期全球將更全面地重新開放,並帶動消費需求回升進而提升企業獲利。根據統計,4月全球製造業採購人經理指數(PMI)達52.2,已連續22個月呈現擴張狀態,預期整體經濟動能的擴張將持續進行。
另外,今年全球經濟的增長雖然較去年放緩,但預估仍將高於長期趨勢水平並持續增長,因此在企業獲利方面,預估2022年美國與歐洲企業獲利皆成長9%,新興市場增長7%,而到了明年,美國﹅歐洲與新興市場的企業獲利還能分別增長10%﹅5%與10%,將有助於支撐風險性資產在今年接下來的表現。
預估2022年與2023年全球主要市場實質經濟成長率與企業獲利增長
資料來源:摩根資產管理,(上圖)摩根大通經濟研究,*為維持合理刻度,縱軸已將數值減列處理; (下圖) IBES,MSCI,Refinitiv Datastream,標準普爾。
投資意涵與建議
我們預期在短期內,風險性資產可能仍受高通膨與聯準會緊縮資金的影響而持續波動,但隨著升息與縮表路徑逐漸明朗化,通膨終會逐漸受到抑制並且從高峰轉折向下,這也將緩解當前市場上不安的投資氛圍。預期今年下半年,通膨與疫情都將雙雙趨緩,在不確定因素逐漸消除後,經濟擴張與企業持續獲利都將帶動風險性資產重回漲勢。
近期美國個人投資者協會調查顯示,投資人目前的悲觀情緒已來到2009年3月初以來最悲觀的水準,不過根據經驗,當該指標處於極度悲觀情緒時,股市往往也是處於相對低點,並在日後開始跌深反彈。
我們發現目前市場負面情緒過於強烈,但第一季的企業財報卻又優於預期,因此不排除股市短期內將迎來一波跌深反彈。參考過去聯準會進入升息循環的經驗,風險性資產在歷經升息前後的震盪後,將再度回復多頭的走勢,中、長期的表現反而值得期待。
在投資布局上,短期內可先以多元化股息搭配債息的方式去降低波動,而跌深的風險性資產,則可適度逢低分批布局,以掌握中、長期投資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