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競賽與政策監管:科技股進入高波動時代
今年以來,科技股在市場上遭到了重大的挑戰,一方面除了有來自獲利基期的壓力,二方面也有來自政府部門與地緣政治的挑戰。無論在美國還是中國,都掀起了對科技巨頭監管的討論,影響所及,不但讓相關企業的股價受到壓抑,更衝擊到了投資人的信心。
接受科技股波動加大的事實
摩根資產管理認為,在過去經濟全球化的黃金時期,全球科技供應鏈相對集中,企業強大的創新能力不但推升了產品迭代的速度,也大幅改善了市場運作的效率,這不但成為科技巨頭的養份,也讓科技股在資本市場中給投資人帶來甜美的回報。
不過,新冠疫情與中、美競爭態勢,不但挑戰了當前全球科技供應鏈的基本格局,也讓科技巨頭面對更強大的監管壓力(延伸閱讀:中國監管議題對產業及股市的影響)。
無論是供應鏈的變動,還是政府部門的監管壓力,這都牽涉到國家長期資源與社會財富的重分配。目前看來,這些變數都將存在,科技股也將因此邁入高波動時代。因此,對投資人來說,如何處理這些變數,進而與高獲利、但是又高波動特性的科技股共處,將是未來投資上必修的功課。
用定期定額降低波動和分散成本
既然在地緣政治與政府監管的雙重壓力下,科技產業就是存在高波動的特性,那麼,投資人首先能做的,就是透過定期定額的方式去降低投資成本。
儘管定期定額在投資人心中可能已是老生常談,但面對高波動的市場或資產,定期定額不但可以發揮分散成本的效果,也能讓投資人繼續參與產業成長的機會。就成本效益來看,用定期定額的方式投資科技股,反而會比猜測短期的買賣時機要來得更有效率。(延伸閱讀:黑天鵝出現時 停止投資最好?)
掌握符合未來趨勢的新興科技產業
第二步,就是挑選符合未來長期增長趨勢、但尚未進入成熟期的產業。科技產業的特性,就是市場上的遊戲規則很容易受到破壞式創新的突破,所以只要掌握符合未來長期趨勢的產業,不但可以享受增長的潛力,也可以將政府監管的壓力降到最低。
在目前眾多的領域中,最易受到政府監管壓力的智慧手機與網路巨頭,目前的發展多已處在成熟期;但是像自動車、自動化機器、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甚至5G等領域,目前反而還處在導入期與應用期(見下圖),可見提早卡位巨有龐大潛在市場的產業,正是投資人在現階段可以做的事。(延伸閱讀:想賺趨勢財? 看懂這5大趨勢很重要!)
科技運用滲透率比較
資料來源:Gartner Group ,美國商務部,摩根資產管理,資料日期 2021/3/31 。上述個股僅供陳述及討論使用 , 並無推薦之意。
面對巨變的世界,投資自然不能一成不變。即使是走在創新最前緣的科技產業,仔細觀察,總也會邁入新一輪的汰舊換新,所以,投資人除了多做功課挑選好基金之外,透過定期定額參與市場變化,反而才能真正掌握未來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