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掌握醫療保健的投資機會
2021年10月
醫療生技基金搜尋熱度竄升,因疫情和剛性需求推動,MSCI全球醫療保健指數和美國那斯達克生技類股指數(NBI)雙雙再攀歷史新高,今年勁揚超過一成。(資料來源:彭博。資料統計至2021/9/30)
醫療保健產業屬於防禦性產業,獲利動能相對穩定,受景氣循環影響程度較小。以美國S&P500指數醫療保健成份企業來看,今年第一季和第二季獲利年增率分別成長26%和27%,下半年獲利持穩,預估仍有兩位數的強勁成長。即便基期墊高,市場預估,基本面將支撐醫療保健類股企業2022年上半年獲利維持正成長(資料來源:I/B/E/S data from Refinitiv。資料日期:2021/9/24),在企業獲利基本面護航下,醫療保健股已經先踏穩了第一步。
其次,國際資金也相對看好醫療保健類股。根據9月份美林全球經理人調查顯示,基金經理人對醫療保健股淨加碼比重再增加至35%,改寫2020年11月以來新高,且自2018年起,醫療保健股已連續4年獲經理人加碼配置,也是近期最受經理人青睞的產業。
再者,醫療保健類股也有旺季行情。根據摩根投信統計,MSCI全球醫療保健指數自2001年以來各季度表現,第四季向來為醫療生技類股的旺季,正報酬機率超過七成,預料旺季題材將嘉惠醫療保健股後市。
最後,就估值來看,儘管醫療保健相關指數今年來陸續改寫歷史新高,但相對其他產業,漲幅卻是落後,且MSCI全球醫療保健指數估值仍低於大盤MSCI全球指數,反而突顯了醫療保健類股的價值面優勢。
MSCI全球醫療保健指數近20年每季平均報酬
資料來源:彭博,摩根資產管理整理。單位:%。資料日期:2001/1/1~2020/12/31。
為何你該投資摩根基金-環球醫療科技基金?
理由1:四合一布局醫療保健產業,機會更全面,風險更分散
醫療保健產業內的次產業範圍廣泛,大致說來,可以分成製藥、生技、醫療服務及醫療設備等四大次產業,觀察過去十年,各次產業間輪動迅速,若僅投資單一板塊,不但可能錯過其他次產業的漲幅,也可能導致波動度提高。
近十年醫療保健類股各板塊季度報酬率
資料來源:彭博。單位:%。資料期間:2011/9/30-2021/9/30。
不同於其他基金重壓單一次產業,摩根基金-環球醫療科技基金採取全面性布局,且調整彈性高,截至今年8月底止,基金配置製藥類股佔比達28%;生物科技產業比重超過27%;醫療科技比重佔比達23%;醫療服務產業約16%。
台灣投資人可能比較熟悉生技股,但要留意生技股容易受到消息面影響而漲跌較大,而四合一布局的摩根基金-環球醫療科技基金不但投資高成長潛力的生技股,亦同時鎖定低估值,且股價表現較穩定的製藥股機會,機會更全面,風險更分散,表現更加穩健。
摩根基金-環球醫療科技基金全面網羅醫療保健機會
資料來源:摩根資產管理。基金參考指標為 MSCI 全球醫療保健指數。單位:%。資料日期:2021/8/31。
理由2:慧眼獨具搶先卡位因疫情而生的投資機會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已延燒超過一年半,民眾都盼望早日回歸正常生活,各國政府當務之急就是提升疫苗接種覆蓋率,而大型藥廠亦傾盡全力研發,相關供應鏈廠商也跟著受惠。
目前,摩根基金-環球醫療科技基金投資和新冠肺炎疫苗或治療等相關題材的比重約30%,截至今年8月底止,大家較為熟悉的知名的疫苗生產商嬌生(Johnson & Johnson)和AstraZeneca皆為基金前十大持股。另外,禮來(Eli Lilly)已獲得美國FDA核發的兩張新冠肺炎治療藥物的緊急使用授權(EUA),今年6月已完成臨床三期試驗,正力拚最後一哩路註1。 (個股僅為舉例,絕無推薦之意)
另外舉例來說,瑞士跨國化學品和生物製劑代工大廠Lonza為全球知名生物製劑代工大廠(CDMO),亦參與疫苗生產商莫德納(Moderna)的mRNA疫苗生產計劃,市場預期Lonza今年業績可望受惠莫德納(Moderna)擴大產能計畫註2。此外,因應細胞與基因療法的興起,Lonza已在美國、荷蘭、日本等地設立相關細胞與基因療法製造工廠。Lonza過去2年股價漲幅高達124.79%,大幅勝過同期大盤MSCI全球醫療保健指數的44.7%和NBI指數的64.54%(資料來源:彭博。資料期間:2019/9/30-2021/9/30)。(個股僅為舉例,絕無推薦之意,亦不代表基金必然之投資)
摩根基金-環球醫療科技基金前10大持股
資料來源:摩根資產管理。資料日期:2021/8/31。
註1: https://technews.tw/2021/09/18/new-covid-19-medicine/
https://ibmi.taiwan-healthcare.org/zh/bio_highlights_detail.php?REFDOCID=0qzius84ecwm0y85
註2: https://geneonline.news/moderna-canada-manufacturing/
理由3:鎖定新興市場醫療保健商機
莫德納(Moderna)近期宣布已委託美國醫療科技公司賽默飛世爾科技(Thermo Fisher Scientific)進行mRNA疫苗的填充(fill-finish)、貼標和包裝等工作註3 。賽默飛世爾科技也是摩根基金-環球醫療科技基金前十大持股之一,主要提供分析儀器、設備、試劑和耗材、軟體和服務,過去2年股價漲幅高達97%,同樣大幅勝過同期大盤 MSCI全球醫療保健指數的44.7%和NBI指數的64.54%(資料來源:彭博。資料期間:2019/9/30-2021/9/30)。(個股僅為舉例,絕無推薦之意)
賽默飛世爾科技除了搭上這一波疫苗列車,近年來更透過在地化策略積極拓展新興市場,舉例來說,該公司瞄準中國首要政策的產品和技術,在中國成立製造及創新中心,自2010年至2020年間,公司營收、EPS和自由現金流的複合年均增長率分別有12%、19%和19%的雙位數高速成長。(資料來源: ThermoFisher Scientific。資料期間:2010-2020。)。(個股僅為舉例,絕無推薦之意)
註3: https://store.gbimonthly.com/Article/Detail/58223?lang=zh-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