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ETF是台灣投資人最熟悉的金融商品之一,在「主動式ETF」與「被動式ETF」之間,到底該怎麼挑選或怎麼搭配,已成了所有投資人的必修課。 摩根資產管理發現,在全球範圍內,主動式ETF憑其主動管理的靈活優勢,在ETF市場裡已掀起了一波新浪潮。
對於被動投資,一般人多會聯想到ETF。不過,強調主動管理的「主動式ETF」,今(2025)年可望首次在台灣問世。儘管主動式ETF在台灣只是剛起步,但在海外市場,主動式ETF已經愈來愈受到投資人的關注。現在,摩根將用以下7張圖,讓投資人看另一個投資新世界!
ETF怎麼挑?如果它還能靈活投資該有多好!
對投資人來說,單純追蹤指數的被動式ETF雖然是一種很簡單、也很符合成本效益的金融商品,然而,一旦該ETF所追蹤的指數面臨震盪、或市場出現空頭時,它的價格必也必然會同步反應。所以,若能有一種投資工具既可以擁有ETF的成本優勢,又能具備主動管理的彈性,那該有多好?
現在,主動式ETF出現,剛好具備這樣的雙重優勢!從圖一就能看出,主動式ETF就是一種兼具「主動式管理」與「ETF優勢」的投資工具,它同時具備低成本、高透明、高流動性、高交易彈性、主動研究、主動選擇標的、以及主動建構投組等特性,對偏好ETF的台灣投資人來說,是一種全新的金融商品。
ETF怎麼挑?主動式ETF已愈來愈受到全球投資者歡迎
在ETF的世界裡,儘管主動式ETF的市值目前僅佔整體ETF市場的9%(資料來源: 彭博資訊,摩根資產管理。美國市場,排除ETNs. 資料來源:Guide to ETFs-U.S. 2025.1.31.),但從圖二的對比數據可看出主動式ETF快速增長的趨勢。自2014年以來,全球主動式ETF規模的年複合成長率為46%,是全球ETF規模增量(20%)的1倍以上!如果進一步看美國本土,同期間,主動式ETF規模的的年複合成長率更高達48%,即便是美國以外的市場,主動式ETF的年複合成長率亦高達39%,可見主動式ETF有望成為ETF世界裡的明日之星。
ETF怎麼挑?發行商的主力產品都在主動式ETF!
其實,主動式ETF並不是一個新的投資商品。早在15年前(2008年),全球首檔主動式的ETF就已在美國問世,然而,直到2019年美國證交委員會主動變更監管規則(1940年《投資公司法》第6c-11條規則),諸如讓ETF無須再等待美國證交委員會的豁免、要求發行商須每日向市場公布全部持股內容、資產淨值、買賣差價等即時資訊、允許發行商自訂籃子來建立及贖回ETF單位等新規*之後,主動式ETF的規模便有如雨後春筍般的快速成長。(*資料來源: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 adopts new rule to modernize regulation of exchange-traded funds」2019.9.26.)
根據統計,在該法規頒布前,主動式ETF的檔數只有272檔,法規頒布後,新增加的主動式ETF多達1,625檔,遠遠超過同一期間被動式ETF僅增加602檔(見圖三),可見隨法規開放後,ETF的發行商都把下一個商機放在主動式ETF上。
ETF怎麼挑?資金流向的風向也變了!
根據摩根資產管理與彭博資訊截至2025年1月31日的統計,就市值規模來看,被動式ETF在美國整體ETF市場的市值佔比仍高達72%**,但就資金流入的比重來看,成長幅度最快的反而是主動式ETF!根據圖四顯示,被動式ETF在市場上吸金的比例,已從2019年的71%下滑到2025年1月底的51%;反觀主動式ETF的資金流入比例,反而從2019年的9%大幅上升到2025年1月底的47%,幾乎快要追上流入被動式ETF資金的比例;可見在美國證交委員會主動變更監管規則後,主動式ETF已愈來愈受到市場資金的青睞。(**資料來源:彭博資訊、摩根資產管理,排除ETNs。Guide to ETFs, 2025.1.31.)
ETF怎麼挑?主動式ETF吸金能力實現11倍速增長
儘管被動式ETF目前仍是ETF世界裡的大宗,但從2019年起至2024年,主動式ETF的資金流入額卻從268億美元大幅增加到2,967億美元,增幅約有11倍;而在同一期間,被動式ETF流入金額的增長幅度僅有一倍(從2019年的2,731億美元增長到2024年12月底的8,445億美元) ,可見在2019年之後,市場資金已經用錢在投票,大幅加強對主動式ETF的配置(見圖五)。
ETF怎麼挑?股票型的主動式ETF最受青睞
既然主動式ETF訴求的是「主動式管理」,那麼追求「超額報酬」,自然也是主動式ETF最大的特色之一;因此各主要ETF的發行商,在過去幾年來自然也會把重心放在股票型的主動式ETF上。
根據統計,在美國所有主動式ETF中(見圖六),股票型的規模已高達6,060億美元,占整體主動式ETF規模的63%;固定收益型的規模為3,000億美元,占比為31%;至於剩下約5%的市場份額,則屬於其他類型的主動式ETF。可見對ETF投資人來說,被動追蹤大盤指數已不能滿足其投資目標,創造超額報酬、並同時發揮順漲抗跌的靈活優勢,才是當前投資人轉向投入主動式ETF的關鍵。
主動式ETF怎麼選?就是摩根
自從台灣主管機關宣布開放主動式ETF之後,各家資產管理業者也正在積極經營這塊市場。在台灣具備外資背景的資產管理公司中,摩根資產管理集團早已在海外積極耕耘主動式ETF。
若論主動式ETF的資產管理規模,以2024年來看,摩根資產管理的ETF規模已超過1,000億美元(見圖七)。
如果從資金流入來看,在過去12個月,摩根資產管理旗下的主動式ETF吸引了460.37億美元的資金流入。因此對台灣投資人來說,未來若要參與主動式ETF的投資機會,也可密切留意摩根資產管理的最新動態。
摩根資產管理是全球主要的投資管理機構之一,於全球管理資產3.6兆美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摩根資產管理的客戶包括全球各主要市場的機構、零售投資者及高凈值人士。摩根資產管理提供股票、固定收益、房地產、對沖基金、私募股權及流動性的全球投資管理。摩根大通集團(紐約證券交易所:JPM)是一家全球領先的金融服務公司,擁有資產達4兆美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業務遍及全球。摩根大通在投資銀行、消費者及小型企業金融服務、商業銀行服務、金融交易處理以及資產管理等領域享有領先地位。作為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的成份股,摩根大通通過旗下JP Morgan和Chase品牌為美國數百萬計的客戶以及全球眾多知名企業、機構及政府客戶提供服務。有關摩根大通集團的更多資料,請查閱www.jpmorganchas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