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聽看】在經濟發生衰退前就開始投資?成果比你想得更好!
經濟衰退雖然不必然會發生,但市場現在都在討論經濟衰退,投資人的信心也異常脆弱。根據歷史經驗,如果真的出現經濟衰退,那麼,在衰退前投資反而也有好處!
2021年8月
市場關心全球央行年會所釋放的訊號,對聯準會提早退場甚至也有心理準備,然而根據歷史經驗,主要央行啟動利率正常化,反而是長期牛市的開端,成熟市場與新興市場也將出現輪動態勢。
摩根資產管理產品策略部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或投資人須知
進入第三季以來,全球市場看似動盪,但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美股在8月與9月的表現都相對較弱。
8月以及9月份是美股長期平均較疲弱的月份
資料來源 : LPL Research, FactSet, 20210721;DataTrek Research, 2021/7/20。
QE縮減在即或許會造成市場短期波動,但投資人應視為股市長期多頭下的加碼機會。
2013年宣布QE縮減後,美股僅小幅回檔就續創新高
資料來源 : J.P. Morgan, Equity Strategy, 2021/6/28。
根據歷史經驗,從QE宣布退場後到開始執行、再到執行後六個月,可以看出,成熟市場與新興市場將出現輪漲態勢。
2013年QE縮減後成熟市場與新興市場階段表現
資料來源:J.P. Morgan, Equity Strategy, 2021/6/28。
經濟衰退雖然不必然會發生,但市場現在都在討論經濟衰退,投資人的信心也異常脆弱。根據歷史經驗,如果真的出現經濟衰退,那麼,在衰退前投資反而也有好處!
儘管聯準會在五月暗示將暫停升息,但也不代表聯準會將開始降息,因此,在目前美國基準利率可說是處於相對高檔的情況下,現在投資債券的優勢到底在哪?
從長期投資的角度來看,高股息股票最適合在現階段投資,因為美國聯準會升息有助於企業提高股息股利,而且隨著價格修正,多數股票的價值也已來到吸引人的價位,這時候佈局高股息股票基金,反而可以享受到股價與股息長期增長的複利優勢。
就在美國面臨經濟衰退的壓力時,中國當前的經濟情勢卻與美國完全相反,對將助於中國股市出現投資契機。
儘管當前全球的通膨已經趨穩,各國央行的升息進行也即將進入尾聲,但在增長放緩風險擴大的情況下,預料第二季的金融市場並不會太平靜。
在昨(5/3)日,聯準會(Fed)一如市場預期再度升息一碼,將聯邦基金利率調高1碼至5%~5.25%的目標區間,不但是2006年6月以來的最高水準,同時也是自去年展開升息以來的第10次升息。
面對高通膨、美國Fed升息速度加快、高波動的市場環境,耐震強、穩定收益來源的多重收益型基金,成了許多強化投組彈性投資人的布局首選。摩根投資基金-多重收益基金(本基金有相當比重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且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具備了「彈性高 Resilience」、「控風險 Risk Management」與「享輪動 Rotation」的 3R攻守優勢,讓投資人可依自己需求與偏好,選擇不同現金流的月配息或季配息級別,為投資加分,其中又以美元對沖(A股-利率入息)級別能在美歐利差可望擴大的情況下,除了擁有投組收益率外,還可額外獲得美歐利差,具有高度競爭力的配息優勢。
對基金投資人來說,較高的配息率向來都可以強化投資人對該基金的申購意願。透過適當的配息機制,投資人的確可以替自己的收益再加分。
在萬物齊漲但市場又激烈波動的年代,投資人不僅想要低波動,對收益的需求也不斷上升。但好消息是,透過多重收益型基金,投資人不僅可以拿到更高的配息,還能透過不同的配息級別,滿足各種收益需求。
中國經濟重啟增加亞洲的經濟動能,美元表現弱勢亦有可能推升風險性資產的表現,在這環境下,亞洲股市可望受惠最大。
聯準會一如市場預期於昨日(3/22)再度升息一碼,將聯邦基金利率調高至4.75%~5%目標區間,創下2007年9月以來的最高利率水準。
瑞士信貸事件的爆發,不但導致歐洲銀行股承壓,同時也導致部分的銀行股暫停交易,使得目前市場情緒面大幅壓倒基本面。
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的發言再度提高市場升息預期、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也發生流動性危機,金融市場已開始擔憂在聯準會大幅升息下,資產價格的修正或將引發系統性的金融風險。
2023年全球經濟雖有衰退疑慮,但聯準會已在2022年快速升息,所以無論今年景氣如何,手中有債券基金,反而可以兼具資本利得與孳息收益機會,讓您的投資左右逢源。
在農曆新年的年假期間,受到通膨預期下滑與企業獲利的影響,美股出現明顯反彈,我們也觀察到美股企業獲利修正的趨勢已接近底部。
自2022年11月起,無論是MSCI中國指數還是中國A股皆出現明顯反彈,表現大幅領先全球市場,投資人不免想問,經過三個月的反彈後,中國股市在兔年還有解封行情嗎?
一如市場預期,聯準會於昨日(2/1)再度升息,將聯邦基金利率調高1碼至4.5%~4.75%目標區間,惟步調持續放緩。
在聯準會升息帶動下,固定收益與股票資產的收益率都較今年初顯著提升。
強勢美元格局短期內不易改變,新興市場的經常帳狀況將持續受到考驗。
美國重回正實質利率的環境,美國投資級公司債對公債的利差仍超過150個基點,利差優勢為疫情以來最大。
聯準會在昨日(12/14)將聯邦基金利率調高2碼至4.25%~4.5%的目標區間,儘管激進的緊縮步伐已終止,但利率水平卻仍來到2007年12月以來的新高。
由於美國已回到中性利率水準,因此看好價值型股票勝於成長型股票。
所有新興市場債的利差都在10年平均之上,但強勢美元仍可能會對新興市場債表現造成壓力。
企業基本面好轉,非投資等級債的利息覆蓋率也創下2008年來的新高,利差也已來到疫情後的新高,並高於10年平均。
根據統計,未來一年內MSCI亞太(不含日本)指數有較高的機率可獲得約20%以上的回報。
中國官方在地產與防疫政策皆有調整跡象,外資已部分重返中國股市。
自11月起,MSCI中國指數的表現大幅領先全球市場,當前中國股市的強勁反彈,未來投資有看頭嗎?
美國公債殖利率已明顯超過美股股息殖利率,我們認為一旦聯準會升息的腳步趨緩,長線資金停駐在債券資產的機會將大幅增加。
全球央行升息浪潮,衝擊一波接一波,上班族別只會傻呼呼的儲蓄了,應該善用手上現金,投資質優的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每月領息創造現金流,替自己增加被動收入或提早準備退休金,不管利率上漲會不會侵蝕債券價格,但債息收益卻是源源不斷。
配息型債券基金一直都是國人喜愛的商品,因為每月或每季所產生的現金流,可以讓投資人活用配息來滿足各種生活或理財需求。摩根基金-環球債券收益基金(本基金有相當比重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且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便是一檔能夠兼顧投資人對收益與抗波動的期待,該檔基金透過靈活調整部位及嚴控風險,兼容各類債券的優點,達到以近似投資等級債券型基金的波動率,又有能見度高的現金流,為領息族的幸福感打下良好基礎。
全球經濟可能在2023年陷入衰退,已是大家最關切的焦點,無論您的投資選擇為何,2023年的投資策略,關鍵就在透過分散配置掌握核心收益。
一如市場預期,在通膨持續緊俏的環境下,聯準會在昨日連續第四次升息3碼,將政策利率區間自3~3.25%升至3.75-4%,為2008年以來最高水平。
配息收益向來是投資人青睞債券資產的主因,今年來市場明顯修正,在全球景氣步入衰退風險的現在,追求收益成為長線投資人關注的重點。
聯準會(Fed)於9月21日再度升息三碼並下調美國經濟增長預期,眼見通膨與失業率上揚可能帶來的痛苦,對投資人來說,現在已到了提升投資組合防禦力的時候。
美國通膨居高不下,聯準會維持鷹派升息態度,推升債券殖利率再度上揚,但在此同時,債券的價格卻也明顯震盪,投資人面對魚(價格)與熊掌(收益)不可兼得的兩難。
美國8月份通膨高於預期,不但增強了市場對聯準會擴大升息的預期,也讓美股週二(9月13日)創下近兩年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投資基礎建設也要想到永續?沒錯!不論是因應氣候變遷,或是促成新風貌的城市,永續發展概念的基礎建設都將是最堅強的支撐。未來的世界,需要更多的再生能源、電動車愈來愈普及,還有元宇宙潮流中需要大量的數據和雲端運算,都代表投資基礎建設也要往永續的目標前進。
基礎建設的發展,隨著社會進步,已經從傳統基礎建設,逐漸發展到永續基礎建設,因此,不論是想要追求成長潛力,或是想要面對通膨,都可採取永續基礎建設的投資策略。
非投資等級債是台灣投資人最關注的資產之一,隨著之前公債殖利率的擴張,現在非投資等級債的殖利率已逼近8%,它的買點到了嗎?
美國最新CPI高達9.1%,雖然再度創下歷史新高並導致市場震盪,但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了通膨可能出現向下的跡象。
全球景氣已進入中後期,對投資人來說,下半年最重要的投資建議,就是替手中的資產汰弱留強。
就在昨日,聯準會(Fed)的決策官員將聯邦基金利率調高3碼至2.25%~2.5%的目標區間,讓美國聯邦基金利率提前來到了中性利率的水位,符合市場預期。
我們的投資團隊分享了他們對2022下半年中國股票、以及結構性主題的展望。
企業不斷增加應用物聯網,未來數年有望進一步投資,並更廣泛應用相關技術。未來的行業格局將由多個關鍵的結構趨勢主導,看懂能夠適應這些趨勢並革新營運模式的企業,有助於投資人捉住潛在的長線資本增值機會。
萬物齊漲,全球通膨壓力炸鍋,加上全球主要央行緊縮貨幣政策,和新型變種病毒種擾局,皆讓市場震盪加劇,沒管理好投資,就可能讓通膨巨獸吃掉購買力。進入「高通膨」+「高波動」雙高的金虎年,摩根多重收益型產品助你虎年投資旗開得勝。
隨著聯準會的加速升息,美元指數也來到20年以來的新高,這會對全球的投資環境帶來什麼影響與衝擊?
最近中國股市出現起色,到底是暫時性的現象,還是真的已經見底?
聯準會在6月15日升息3碼對抗通膨,美股雖然上漲因應,但市場的震盪走勢,也可能因此更加延長。
摩根投信陸續接獲投資人反映冒名摩根的網路投資詐騙案件,提醒您若接獲此類來路不明的訊息,可向本公司客服中心(0800-045-333)查證,以避免受騙上當。
我們認為昨日美股的大跌,主要為市場過度反應鮑爾的談話所致,事實上,美國通膨有望在下半年逐漸趨緩,以及全球經濟與企業獲利持續成長的事實仍未改變。
摩根資產管理旗下的基金,今年再度獲得基金獎肯定,印證投資團隊的研究、操盤和與風險控管能力卓著。
通膨已成為投資人最關切的議題,但從經濟週期的角度來看,現在這種偏低的通膨水準,反而是擴大投資選擇的好時機。
當通膨升溫遇到聯準會啟動縮表,是否會改變今年第四季至明年全球經濟擴張的格局?
聯準會如市場預期升息2碼,展現抑制通膨決心,但同時透露鷹中帶鴿的態度,升息與縮表路徑逐漸明朗,緩解投資不安氣氛,美股聞訊大漲。
聯準會已正式進入升息循環,但在過去的歷史經驗裡,高股息企業的股票正適合在這樣的環境下布局。
全面囊括夯商機的破壞式創新的投資主題正夯,並已從「選配」晉升為投資「標配」。摩根全球成長型產品因具備3大特點,讓投資人可以超前部署含金量高的創新成長趨勢,想成為2022年投資贏家的你絕對不容錯過。
通膨、油價與地緣衝突,依然牽動全球市場的神經,相較於第一季的混亂,第二季會出現曙光嗎?
著美國的通膨愈來愈高,聯準會打擊通膨的態度也愈來愈鷹派,第二季投資的策略該如何拿捏?
經過了今年第一季的震盪,美國科技與中國股市的投資人,信心都已來到了最低點,在這樣的氛圍下,投資人又該如何翻身?
聯準會正式展開3年多來首見升息循環力抗通膨,縮表進程亦將提前於第二季底前後展開,參考美國歷次啟動升息循環歷史經驗,風險性資產在歷經升息前後的震盪之後,拉長投資週期3個月至12個月表現仍值得期待。現階段除多元化股息與債息收益之外,宜適度逢低分批布局風險性資產以掌握中長期投資契機。
自從俄、烏開戰以來,國際油價一直驚驚漲,這是否會衝擊到各國央行既定的貨幣政策?
俄羅斯與烏克蘭正式開戰,市場的震盪對投資有甚麼啟示?
短線震盪後,2022年的美股終將回歸基本面而走揚,因此股市的短線下跌,反而是逢低布局的好機會;由於當前俄羅斯與烏克蘭的局勢仍撲朔迷離,建議投資人透過多元全球性的投資組合,以因應市場波動並打造穩健收益。
臉書宣布更名為Meta後,元宇宙(metaverse)瞬時間躍升市場最夯投資話題。進入2022年,元宇宙討論熱度絲毫不減,隨著科技巨擘爭相表態揮軍投入元宇宙,元宇宙已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到底元宇宙在夯什麼? 身為投資人的您又能如何輕鬆介入?聽聽摩根專家怎麼說…
2022開年以來全球市場震盪加劇,以科技為主的股票跌幅甚至超過10%,在升息的環境下,全球成長股還有機會嗎?
聯準會在農曆年前發布了最新的貨幣政策決議,面對更主動積極的聯準會,投資人如何因應?
隨著聯準會正式釋放出鷹派訊息,市場焦點也從變種病毒轉回各國央行的貨幣政策,而實際上,各國央行決策的方向仍然會被一些變數干擾。
2022年經濟動能可望依舊強健,惟全球市場仍將不時隨疫情發展、聯準會貨幣政策正常化和全球通膨預期等消息面變化而震盪,投資人在樂觀中應當保持謹慎,建議宜掌握「爭取多元收益」與「參與全球成長」兩大主題為上策。
全球型基金持股多元,依市場變化靈活調整,讓投資人不用押寶選邊站。爭取多元收益、追求全球成長,讓全球型基金一次滿足你對收益和成長的需求。
創新醫療如何讓生活變得美好? 隨處都可線上問診、隨時追蹤健康狀況、機器手臂完成外科手術,數位化創新醫療正在改變你我的生活。摩根洞悉趨勢,掌握醫療創新投資商機,為您掌握長期投資增長契機。
變種病毒Omicron持續對疫情與市場造成影響,並衝擊了部分國家原本的防疫與邊境政策。它會破壞全球經濟的復甦嗎?
變種病毒讓恐慌指數VIX短線衝高到25以上,這對投資人來說有什麼影響?
除了通膨以外,股市是否漲多已成了投資人現在關注的重心,然在全球經濟復甦與輪動格局不變的前提下,過去蹲得低的市場,哪一個會成為跳得高的潛力市場呢?
跟全球股市相比,中國股市今年以來的表現並不出色。投資人對中國股市總有難以捉摸的感受,但根據經驗,此時反而才是最佳的投資時點。
好感消費翻轉生活想像!手機就是你的電子錢包、學習可以發生在任何地方、在家就可以品嚐美食。好感消費提升品質和體驗,摩根洞悉趨勢,掌握消費投資商機,為您掌握長期投資增長契機。
中國人行宣布將自12/15起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將由8.9%降至8.4%,共計釋放長期資金約1.2兆人民幣,為今年七月以來人行第二度全面降準。在人行全面降準並釋放兆元規模資金下,預期明年經濟將呈穩健增長趨勢,有利投資信心與市場氣氛回溫,建議透過長期與分批角度參與中國成長。
中國官方的政策整頓愈來愈廣,但對投資人來說,這種趨勢反而是短空長多。
在產業型基金中,健康醫療與生物製藥的進入門檻較高,一般投資人並不容易理解其中門道,因此也掉入本夢比的投資陷阱。
顛覆式創新浪潮正在發生,不論是科技突破、綠色生活、好感消費、創新醫療和社會共融。摩根洞悉創新趨勢,提供多元股票投資策略,為您掌握長期投資增長契機。
醫療保健股在獲利基本面、資金面、季節題材面和評價面皆佳的情況下,長線表現空間值得期待。摩根基金-環球醫療科技基金同時布局醫療保健四大板塊,是現階段投資醫療保健類型基金的首選。
科技進步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有「智慧」,加上疫情加快企業數位轉型,人工智慧(AI)、機器學習(Machine Leaning)、第5代行動通訊(5G)和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讓智慧機器人在各領域的發展日趨成熟,相關的投資商機也具有想像空間。
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等相關創新科技,讓我們的家居生活變得更具「智慧」,相關的投資商機也相當具想像空間。
聯準會已經正式啟動縮表程序,接下來關注的焦點,反而是美國的通膨與就業,因為這關切到具體的升息時點。
供應鏈斷鏈持續至今,全球的通膨有沒有可能惡化為停滯性通膨?
摩根從專業角度解析全球非投資等級債券市場表現與未來行情,介紹選購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的挑選原則,幫助投資人把握投資機會與債券基金的配置,專注中長線的收益佈局。
中國股市今年表現明顯落後全球市場,在經濟增速放緩的前提下,對美關係的改善,反而可強化中國的出口表現。
殖利率彈升加上個股利空因素影響,引發近期偏成長風格的生技暨基因類股修正。雖然,短線殖利率走勢仍將影響後市,但臨床試驗利多及中長線增長前景仍值得期待。
聯準會已確認會在年底縮減購債規模,第四季投資該如何作好準備?
根據歷史經驗,年底除了消費旺季題材,其實也有其他資產類別值得關注。
聯準會再次重申減債會如期進行,債券投資人現在可以怎麼做?
聯準會昨(22)日維持聯邦基金利率於目標區間不變,繼續維持目前的購債規模,但也首次明確表示縮減購債在即,並透露提早在2022年底前升息的可能性。
儘管中國地產商龍頭事件後續衝擊仍需觀察,但受影響的仍以在中國境內的地產商與銀行業為主,預期不致釀成全球系統性危機。有鑑於美國與歐洲經濟基本面仍佳,景氣及企業獲利穩健成長的方向不變,因應短期波動風險,建議投資人以收益型、多元分散資產為核心來因應。
這裡算是市場上的偏門地區,但其企業獲利在今年卻獲得了意想不到的能量。
監管壓力明明還在,為什麼中國股市還有投資機會?
揮別高波動的8月,進入9月又有哪些面向值得留意?
科技顛覆生活樣貌!指紋就是鑰匙、聲音遙控大小事、隨處都是購物中心,創新科技正改變你我的生活。摩根洞悉趨勢,掌握科技投資商機,為您掌握長期投資增長契機。
儘管近期監管壓力讓中國投資面臨挑戰,但中國消費市場龐大,不論是科技、消費還是醫療等長線趨勢仍大有可為,這也是中國股市的底氣來源,透過定期定額逐步踏實參與最穩當。
疫情加速新式科技應用,這波「借疫使力」的數位趨勢和商機疫後可望再延續,摩根精選3大科技基金,全面囊括東西方科技題材,幫助投資人完整掌握長線科技錢景。
變種病毒再度肆虐,全球的經濟復甦會受到影響嗎?
你是否注意到,科技顛覆、消費翻轉、醫療創新、綠色生活和社會共融等5大趨勢正在悄悄地改變世界樣貌? 趨勢照亮投資!摩根篩選出5大趨勢中優質標的,讓你透過定期定額輕鬆跟上趨勢!
全球各國復甦步伐各異,政策走向也相對分歧,新冠疫情的變種病毒與聯準會的退場計畫,對未來市場的走勢有何影響?
聯準會的退場計畫將在第三季日趨明朗,美元的走勢預期也為各方關心。
景氣復甦刺激類股加速輪動,高股息股票憑什麼受惠?
美國科技股強勢增長,科技趨勢成為投資美股的吸引力。摩根基金-美國科技基金(本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聚焦重量級科技巨擘和強勢潛力股,投資人可把握投資機會,搶先在趨勢中卡位。
政府對科技巨頭的監管看似已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科技基金的投資人該如何從中找到介入機會?
市場上的投資情緒,短期仍會受到此類消息的影響並導致股市波動加大,而且中國股市也需要時間來消化這些利空;對長期看好中國股市欲加碼者,反而可以利用近期修正的機會,以分批或定期定額的方式去建立長期的投資部位。
摩根投資基金-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 (本基金主要係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且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 穩定月配級別介紹
這次的通膨升溫,在大宗商品的領域中又有那些產業能實質受惠?
最近資金又開始大量進駐中國A股,投資人可以注意些什麼 ?
摩根基金–基因治療主題基金專注於醫療產業新主流,一次掌握【基因治療】的4大領域,完整參與基因治療領域破壞式創新的增長潛力,搶先卡位含金量高的長線趨勢。
聯準會釋放出可能提早退場的訊號,第三季投資該如何為此作好準備?
5大關鍵問答,讓你秒懂摩根基金-基因治療主題基金
美國復甦超過預期,價值型股票還可以因此受惠多久?
投資醫學大未來,你一定要認識摩根基金 – 基因治療主題基金
拜登提交了美國聯邦的年度預算案,但其金額之高,已引發了市場對通膨的討論。
聯準會已開始為日後貨幣政策正常化預作準備,風險性資產仍會有所表現。股票投資上,建議投資人可以多加留意多元輪動契機,像是歐股、美股、景氣循環類股和高息股等題材。至於債券,投資人則可以聚焦具較違約率改善的高收益債。
新冠疫情在亞洲擴大,是否會干擾亞股在今年的表現 ?
股市成交量屢屢創下新高,在今年底前,全球股價還會再創新高嗎?
近期科技股走勢大幅震盪,但實際的銷售與獲利卻出乎預期得好。
群體免疫與解封是經濟復甦的前提,但有多少國家能做到這點?
通膨增溫也讓市場預期聯準會可能提前縮減購債或升息,種種因素皆讓股市面臨預防性的賣壓。
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券今年逆勢登上首季強勢券種,若投資人看好非投資等級債券,可往美國靠攏,聚焦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券的摩根基金助你投資事半功倍。
摩根基金深獲各大基金獎認可,最能幫助投資人守護資產,完成人生每一階段的理財目標!
時序已邁入第二季,雖然近期的金融市場相對動盪,不過各國經濟好轉的證據也愈來愈多。
疫苗已成為改變全球新冠疫情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並將替消費者與企業活動提供進一步的增長動能,特別是亞洲。
在美國的拜登新政府進入新人新政後,甫結束的中國人大會議,也替未來五年的中國經濟發展的方向定下了基調。經過盤點後,我們發現當前的中國股市有三大投資亮點。
在拜登政府財政刺激措施加持下,近來美國整體經濟展望優於預期,然聯準會不急於改變鴿派基調,寬鬆貨幣政策之下有助景氣擴張,伴隨疫苗加速施打控制疫情,通膨溫和走升依舊有利於風險性資產表現。
新興國家經濟重展雄風,2021年復甦步調更勝歐美市場,新興市場債擁有5大給利機會,透過穩定月配級別,更能滿足追求收益的規劃
經濟漸入佳境,與美股高度正相關的非投資等級債券也雨露均霑,投資非投資等級債券搭上經濟回春與美股多頭順風車,讓收益添亮點。
摩根「穩定月配級別」基金以債券資產降低波動風險,享受穩定配息收益,讓投資更有感。
配息基金花樣多,投資人可採取2步驟,挑選出既符合自身需求,又能因應市場景氣的配息型基金,讓資金規劃更靈活有彈性。
摩根全球創新成長基金(原摩根全球α基金)透過精選持股,鎖定全球高速成長、創新趨勢的投資機會,參與中長期的財富增值潛力。
拜登新政府積極推動1.9兆美元的財政刺激方案,而且美歐等國也展開大規模的疫苗施打計畫,這些政策上的變化皆帶動全球景氣加快復甦,並讓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快速上揚。
進入2021年,投資人多會聚焦在中國的「十四五」計劃以及美國新政府的政策。中美競爭對經濟的中長期影響到底有哪些?
最近,摩根資產管理舉行了「2021香港網上投資會議」,邀請多位投資專家聚首一堂,剖析2021年嶄新格局下的四大投資重點。
展望2021年,全球經濟復甦可望持續,但不同經濟體復甦步伐的快慢,必須視各國如何應對全球公共衞生危機的成效而定。
1月27日,美國道瓊指數跌逾600點,S&P 500指數與NASDAQ指數下分別下跌2.57%與2.61%,美元指數兌G10貨幣全面上漲,10年期美債殖利率持平於1.02%。
某些與當下環境無關的消費者行為,雖有可能被市場忽視,但可能創造未來投資機遇。
摩根資產管理以全球集團資源隆重推出「穩定月配*級別」基金,讓投資人在資金規劃上也能夠更加靈活有彈性。
全球經濟逐漸從疫情危機重回正軌,數位化創新因此加速發展,其所帶來的投資機會正在各產業發酵。投資人該為下一波的成長趨勢做好投資準備。
參與科技股強勢崛起的浪潮,千萬不要錯過近在身邊的亞洲科技股。
美國大選的結果,攸關所有投資人未來的投資取向。在新的國際格局中,我們不只要讓您看到美國的變化,也要讓您看到投資世界的變與不變。
新冠疫情與大國競爭將改變日後全球的政經與治理環境,「政治」、「政策」與「疫情」的變化,會讓全球經濟在復甦過程中充斥不確定性。
成立超過20年的美國科技基金,見證美國科技產業變遷與茁壯,最能掌握美國科技股脈動。
透過年終獎金踏出有感理財第一步,歷年二月逾九成基金繳出正報酬,透過投資多重債券基金有感過好年!
2018年起,多重收益基金買氣異軍突起,成為投資人的新選擇。但多重收益基金到底有什麼特點?這文章可以讓你快速了解該基金相關知識。
在投資時常會聽到「風險與報酬成正比」,但低波動投資真的只能帶來低回報嗎?這檔基金將利用兩個特點來打破傳統迷思,帶領低波動投資新風潮!
在動盪的市況中,固定收益商品因「低波動」與「配息」的特性,讓它成為市場主流。這邊提供3個挑選固定收益投資工具的重點,助你找到自己青睞的標的!
穩定投資的概念,在目前動盪的環境中格外重要!但投資人往往不知道穩定投資的關鍵為何?其實「穩定投資」並不難,把握這兩大重點即可。
債券基金推薦投資哪個?這困擾許多基金投資人。這個全球債券基金兼容各債券的優點,同時滿足基金收益與低波動的需求,為債券基金首選推薦!
證券化商品已今非昔比,善用證券化商品的優勢,一次滿足「享收益+控波動」的期待。
證券化債券除了讓報酬來源更多元,還能適度分散風險,有助建立更豐富的固定收益組合。
金融市場高低起伏,參考歷史的季節性效應,建議投資人透過靈活調整的多重收益型基金掌握脈動
透過退休進度檢查表和定期定額多重收益型基金,享受快樂退休並不難。
退休和你的距離,其實沒有太遠!現在就開始行動,透過簡單三招,啟動你的退休方程式。
時間複利是一項很有威力的投資方式,善用它,替自己達成高勝率的短中長期退休投資理財目標。
現代人越活越長壽,這背後代表我們需要在退休資金準備上更充足,才能無憂享受退休後的第二人生。
除了退休前的儲蓄,檢視退休後的花費,與退休後的資金來源,同樣是打造無憂退休的關鍵。
透過專屬台灣民眾的退休進度檢查表,以年齡與所得找出相對應退休理財進度,預約無憂退休並不難
退休計畫並沒有想像中困難,你可以專注在儲蓄與花費、資產配置等可控因素,並隨人生做調整。
無論你是即將退休,或屆臨退休還有好幾十年,想快樂退休,就要將退休理財計畫納入人生必修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