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多數類股本益比皆在15年歷史平均值之下
中國官方在地產與防疫政策皆有調整跡象,外資已部分重返中國股市。
2022年7月28日
就在昨日,聯準會(Fed)的決策官員將聯邦基金利率調高3碼至2.25%-2.5%的目標區間,讓美國聯邦基金利率提前來到了中性利率的水位,符合市場預期。
聯準會釋放鴿派訊號 美國股債同步上漲
Fed官員同時指出,一旦經濟走軟對通膨形成遏制,聯準會也將放慢貨幣政策緊縮步伐,這種鴿派信號的釋放,反而淡化市場對過度升息擔憂,也激勵美股與美債在昨日雙雙上漲。其中標準普爾500指數終場上漲2.6%,那斯達克指數更大漲4.1%,創下2020年4月以來最佳的單日表現;另外,美國2年期公債殖利率跌破3%,10年期公債殖利率也下跌2個基點至2.78%,美元指數則貶至106.45,創下3週以來的新低。
持續關注通膨 聯準會必要時將採取行動
在Fed公布的政策聲明中,重申高度關注當前的通膨風險,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表明將堅定致力於讓通膨率恢復到2%的目標,因此繼續調高利率將是合適之舉。不過,假若有其他風險可能阻礙降低通膨的目標,聯準會也將另外進行政策調整。
此外,聯準會也重申縮進度將表按照5月份規劃的路徑進行,6月份開始每月減持475億美元的公債及不動產抵押證券,到9月每月減持的金額也將擴大到950億美元,符合市場預期。
鮑爾反駁美國經濟衰退疑慮
主席鮑爾表示,由於市場上的不確定性顯然比過去多更多,因此Fed將減少就利率變動提供明確的長期指引,而是讓市場關注在經濟數據和其他事件上。此外他也指出,儘管近期美國的消費者支出和生產指標均已走疲,但經濟仍處在成長的軌道上,而且勞動力市場也非常強勁,所以Fed將繼續評估累積政策調整會如何影響經濟前景,一旦出現阻礙實現就業和通膨目標的風險,聯準會也會基於數據變化適當調整政策。
聯準會在年底前的升息節奏可望放緩
我們認為在年底前聯準會尚有3次利率決策會議,因此Fed有機會逐步放緩升息節奏,其中9月可能升息2碼,11月及12月有可能分別升息1碼,如此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在今年底前,將有機會調升至3.25%-3.5%的目標區間,與點陣圖中3.4%及下方利率期貨預估的3.3%相仿。
利率期貨顯示,Fed升息力道可望逐步放緩(左軸:隱含政策利率%,右軸:升降息數目)
資料來源:BLOOMBERG,資料日期2022/7/28。
我們認為,在日後聯準會取消長期利率前瞻指引之後,市場上任何跟通膨放緩或就業市場變化的蛛絲馬跡,對聯準會未來的決策將更形關鍵,隨著經濟步入放緩之際,本波升息循環突破3.5%的可能性已大幅降低,在2023年甚至還不排除有貨幣政策轉向的可能。
利率風險可望逐步下降
面對40年來最嚴峻的物價壓力,Fed從年初迄今已累計升息9碼,6月到7月累計升息也達到150個基點,幅度之大為1980年代首見。隨著緊縮貨幣政策抑制需求,以及高通膨侵蝕消費購買力,近來美國經濟已出現放緩跡象,比如7月份美國服務業與綜合PMI初值均跌破50大關、彭博商品指數也較前波高點修正近15%、二手車價格回跌、企業調漲薪資放緩等,均有助於增加讓通膨在未來幾個月內向下的可能性,因此Fed不排除於第四季放慢升息節奏,甚至在2023年暫緩升息,在利率風險逐步受控的預期下,將有利於市場提振短期的投資情緒。
投資意涵與建議
整體而言,在風險性資產歷經震盪修正後,不論股、債評價面均已浮現中長期投資吸引力,截至7月27日止,在標準普爾500指數中,已有43%市值的企業發布財報,財報中顯示第2季EPS優於預期的企業仍高達近7成,營益率亦維持在11.9%,顯示企業獲利並未如市場原先預估悲觀。
然正如聯準會所言,當前市場上的不確定性因素遠多於過往,因此在面對波動的環境下,保持多元的股債配置策略仍是最建議的投資方式,投資人除了持續留意企業財報及獲利展望以汰弱留強之外,優化收益更是核心配置的首選,比如資產負債表較佳的高息股、主題多元化的美股,以及適合作為核心配置且收益率回升的投資等級債與非投資等級債等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