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多數類股本益比皆在15年歷史平均值之下
中國官方在地產與防疫政策皆有調整跡象,外資已部分重返中國股市。
2022年12月15日
由於點陣圖顯示2023年利率將維持在高原期,直到2024年聯準會才有機會降息,所以昨日(12/14)風險產資產再次出現震盪,標準普爾500指數終場下跌0.6%,美國2年期公債殖利率小跌1個基點至4.2%。另外,由於市場對經濟放緩的預期加深,導致長債殖利率走勢受到壓抑,所以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也在昨日下跌2個基點至3.48%,美元指數則回跌至近6個月低點。
利率高原期延續至2023年
這次聯準會的會後聲明與前次相比差異不大,決策官員表示,為了讓貨幣政策達到足夠限制性的水平以求推動通膨回歸到2%的目標,所以持續升息預計將是適宜之舉。儘管市場原本期待聯準會釋出貨幣政策可能轉向的訊號,但主席鮑爾卻表示距離這個轉向還有一段路要走,畢竟沒有穩定的價格,就不會有持續强勁的勞動力市場,而且,商品與服務價格上揚的壓力依舊明顯,僵固性的服務業通膨恐將促使聯準會持續升息,所以在確信通膨可控之前,聯準會並不會考慮降息。
根據會後公布的點陣圖中位數顯示,2023年的利率預測中位數將由4.6%上調至5.1%,2024年底則會降到4.1%,到2025年時則再降到3.1%,之後才會回到2.5%的長期中性水準。而且在19位委員裡,只有2位委員認為2023年的利率會低於5%,另外有7位委員認為2024年的利率會高於4.1%,可見委員們對利率的預估較市場預期的更為鷹派,也代表要到2024年才有降息的可能性。
FOMC決策官員對利率預測點陣圖(聯邦基準利率,單位:%)
資料來源:BLOOMBERG,資料日期:2022/12/15。
升息衝擊經濟但縮表仍按步驟進行
此外,聯準會也將繼續維持先前的縮表計畫,每月縮減資產負債表的規模仍為950億美元,意味著會以一年約1.1兆美元的縮表速度進行。但對於明年2月1日會議上升2碼或1碼可能性,聯準會對此卻持開放態度,最終的升息幅度仍需取決於經濟數據決定。
隨著高利率限制房地產與固定投資活動,相關衝擊對一些利率較為敏感的行業已經浮現,倘若通膨持續下滑,預期美國的勞動力市場供需將趨於平衡,因此鮑爾認為美國經濟軟著陸仍有可能。
上修通膨展望並調降經濟成長預期
儘管聯準會小幅上調今年經濟成長率的預估值至0.5%,但卻也再度下修明、後兩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值分別至0.5%與1.6%,顯示未來兩年的經濟成長將低於長期的均值。另外,明、後兩年全美的失業率也將雙雙上修至4.6%,明顯高於今年的3.7%。在通膨展望方面,今年個人消費支出(PCE)平減指數預測將從5.4%上調到5.6%,明、後年的通膨雖有望趨緩但仍會高於前季預估,2023年的PCE年增率將由2.8%調高到3.1%,2024年的預估值為2.5%,若要降至聯準會2%的目標,則要到2025年後才有機會。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經濟預測摘要中位數預測2022年9月 (單位:百分比%)
資料來源:聯準會,資料日期:2022/12/15。預測中位數為19位決策官員預估值,綠色代表較前季上調,紅色代表下調。
貨幣政策轉為中性 優先聚焦債券核心收益
聯準會今年累計升息幅度已達17碼,力抗高通膨已略見成效,比如美國11月CPI年增降至7.1%,不但連續5個月下滑,更是創下今年內的最小增幅,顯示不斷走高的利率的確限制了實質需求及經濟活動。
然而,點陣圖顯示2023年的利率高點預期將至5%~5.25%之間,意味著聯準會的升息循環可能於明年首季逼近尾聲,只是利率高原期的時間會長於市場原本的預估。我們認為聯準會於2023年2月可能升息2碼、3月可能升息1碼,接下來則會按兵不動一段期間,持續觀察緊縮貨幣政策的遞延效應。
整體而言,Fed貨幣政策可望由激進轉為中性,但在進一步轉向之前,聯準會的利率決策仍會牽動全球其他央行的政策風向並增添市場波動,所以現階段宜提升投資組合靈活度與防禦力,在2023年利率逐步邁向高原期之際,聚焦核心收益的債券資產,並留意股市在中、長期估值面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