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甦持續 投資應該追成長還是追補漲?
2021年4月
雖然新冠肺炎的疫苗已經開發,但變種病毒依然肆虐,而拜登新推出的基礎建設方案,卻又牽涉到複雜的稅改工程;此外,中、美之間的科技競賽持續升溫,亞洲科技供應鏈的穩定性,也面臨了大國較勁的風險。在全球經濟持復甦的當下,投資人該怎麼做?
群體免疫攸關下半年全球復甦的時程
在各國展開疫苗施打計畫後,「解封」已成為市場從復甦(Recovery)邁向成長(Growth)的具體指標,這對以消費服務為主的歐、美來說最為關鍵,因此在展開疫苗施打計畫後,能否獲得群體免疫,攸關全球經濟下半年的復甦時程。
儘管全球經濟復甦的分佈仍不均衡,但各國都還在努力在朝解封的方向努力,美、歐服務業與消費相關數據的明顯好轉,也讓全球步入溫和通膨的環境。在此環境下,所有的風險性資產都會有較佳的表現,但也由於全球經濟復甦仍不平均,所以投資人仍要做好收益與成長兼具的資產配置。
溫和通膨有助風險性資產表現
資料來源:巴克萊,彭博社,道瓊,FactSet,聯準會,摩根大通,MSCI Global,美國不動產投資信託人士協會,Strategas/Ibbotson,摩根資產管理。在所計量期間,中位數通貨膨脹為2.51%。通貨膨脹上升或下跌是與上一年度相比。通貨膨脹在高點上升在32個計量年度內有8年發生。通貨膨脹在低點上升在32個計量年度內有7年發生。過去的表現並非目前及未來績效的可靠指標。《環球市場縱覽-亞洲版》。最新資料:截至2021年3月31日。
追成長還是追補漲?
受到全球經濟持續復甦的影響,美國長債利率因此攀升到1.5%以上,也讓今年以來價值型股票的反彈幅度明顯超過成長型股票的反彈幅度。可見在過去一年內受到疫情壓抑的價值型股票,此時已取代成長型股票,成為今年以來股票資產補漲的焦點。
不過,類股輪動不只給價值型股票創造反彈的機會,對成長型股票來說也是有利的投資環境;尤其把時間拉長來看,成長型股票的企業獲利能力都明顯較佳,它反而有助於替投資人創造長期豐厚的資本回報。我們估計未來一年內,價值型股票可能還會持續反彈,但如果你是長期投資人,價值型與成長型都不可偏廢。
今年來美股S&P 500指數以能源、金融表現領先
資料來源:Bloomberg, 資料日期:2021.3.31
拜登的基礎建設法案該怎麼看?
我們認為,相較於之前1.9兆美元的紓困案,拜登新推出的基礎建設法案金額雖然高達2.25兆美元,但這卻是一項長達8到10年的經濟建設法案,它對美國通膨的影響,並不如之前1.9兆美元的紓困方案,所以該法案也不會再次推升通膨預期,最近這段期間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回穩,就是最好的證明。
然在這項法案中,也有明確點出美國在未來幾個重點產業項目,再加上拜登已宣示美國將重返《巴黎氣候協定》,所以無論是電動車、新能源,其他綠能產業,甚至包括半導體等,未來的能見度也將提高。當然,新法案的龐大金額,勢必會牽動到拜登政府未來的稅改政策,我們預期未來企業加稅雖然勢在必行,但由於這牽涉到美國國內多方折衝的角力,所以也不會一步到位。
亞洲科技供應鏈能否擺脫地緣政治風險?
在美中競逐與新冠疫情的催化下,半導體與科技供應鏈的穩定性,現在已成為美國、歐盟、中國互相競逐的戰略性資產,然而,根據最新全球製造業PMI庫存指數統計,現在全球半導體仍面臨嚴重的供不應求,在加上即使歐、美想要掌握科技供應鏈,但相關的產能與人才,也不是一時半刻就能開出,所以亞洲科技供應鏈未來仍是投資的重心。
相較於歐美,亞洲因為有眾多的人口與多元的服務領域,再加上全球目前的5G基地台數量,亞洲也以壓倒性的姿態勝出,這會讓亞洲掌握科技產業內的硬體、致造與大數據等關鍵,成為全球科技供應鏈最重要的節點;而且印度龐大的人口紅利,也即將加入亞洲中產階級的消費大軍,所以在可預見的未來,亞洲仍可在全球科技供應鏈中佔據要角。
亞洲在科技製造上的優勢
資料來源:摩根資產管理整理,最新資料:截至2021年4月15日。
通膨環境下如何進行債券投資?
我們認為,現在全球經濟正處在溫和通膨的環境,在這環境下,債券利差收斂的空間都將因此壓抑,所以對投資人來說,債息收益反而才是這時候配置債券資產的重點。所以在利率緩升的環境下,我們建議布局短天期債券,因為這一類債券較能對抗利率風險。從這個角度衡量,在所有的債種當中,我們會優先建議佈局高收益債與證券化商品。
高收益債部分,由於今年美國經濟復甦的程度可往超過預期,所以以內需產業為主的美國高收益債,今年的違約率可望下滑到2.0%,略低於過去10年平均的2.3%;更重要的是,由於景氣復甦,許多高收益債企業也有信評備調升的空間,這都有助於高收益債在今年的投資表現。
高收益債違約率在今、明兩年皆下調
資料來源: 摩根證券, 資料時間2021.2.28
在證券化商品部分,由於美國經濟持續復甦,而許多原本就聚焦在住宅、商用房地產與金融資產借貸等證券化商品,也會因此受惠,這些資產不但本身就具有「投資等級」的特性,同時也具有「存續期間偏短」的優勢,擔憂高收益債波動風險的投資人,不妨以複合型的債券基金,掌握證券化商品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