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許多人在職時都會忽略醫療費用,因為他們享有僱主提供的醫療保障,但大家是時候開始預備,在沒有定期收入如何承擔這些費用。以下五件注意事項和兩種可採取的行動,能助您應對退休時的醫療費用:
- 政府和您的保險覆蓋並不周全。
- 人口老化問題將令政府體系的財政受壓,意味您可能會更加依賴私人醫療服務。
- 醫療費用升幅超過整體通脹,這將使醫療變得越來越昂貴。
- 隨著年齡增長,對醫療護理的需求趨於頻繁。
- 跟我們的認知正好相反,健康長壽可能會推升醫療開支,因為這意味需要動用醫療資金的日子更多。
行動:
- 將醫療費用納入整個退休計劃當中。
- 將投資組合當中的一部份,配置於增長主導的互惠基金,讓收益跟上隨年齡增長而增加的醫療費用。
醫療護理是退休生活的一大開支,亦是最難預算的。到底您會活多久?而您又需要哪些護理服務?幾十年後的價格會增加多少?如果您的保險未能全數涵蓋,額外還要付出多少錢?您可以如何支付日後的醫療費用?雖則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我們的平均醫療開支,但是我們很難知道將會遇到甚麼醫療問題,而且壽命長短亦難以預計。有見及此,我們在香港進行了一項調查1,發現有76%受訪者憂慮退休之後的醫療費用,會對自己的退休儲蓄構成很大壓力,而這樣的調查結果其實並不令人意外。
要為退休生活做好準備,以下五件注意事項和兩種可採取的行動,能助您應對退休時的醫療費用:
退休醫療費用,五件事您要知
1. 政府和您的保險的覆蓋並不周全:即使能使用政府服務和醫療保險,您可能仍需承擔額外費用,尤其當遇上嚴重的健康問題時。而且,現時支付的醫療保險費用,可能無法為未來提供足夠保障。與美國、英國和日本相比,在中國、新加坡、香港和台灣等地區,自付費用佔醫療費用總額的比重較大(見圖1)。此外,由於長者醫療保險的供應所限,他們可能需要承擔更大比重的自付費用。2
自付醫療費用可佔整體醫療費用一個顯著比重
圖1:整體醫療開支(按資金來源分佈)
資料來源:香港食物衞生局(香港,2016年);行政院衞生署(台灣,2016年)3;世界衞生組織4(中國、新加坡、美國、英國及日本,2016年) 。
在2017年,新加坡一項研究發現,重大健康問題可能會導致醫療開支增加多達79%,而且從觀察所見,在問題發生後,開支增加的情況或會長達6個月5。 |
中國政協副主席指出,在2014年,中國普遍治療癌症的平均費用,是城填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的2.1倍6 ,顯示癌症為患者及其家人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特別是癌症的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遞增。 |
2. 人口老化問題將令政府體系的財政受壓,意味您可能會更加依賴私人醫療服務:在短短30年間,亞洲超過四分之一人口將超過60歲,相對總人口的比例亦翻了一倍,由12%增至24%7。老齡人口的擴大將增加醫療投放,在未來幾十年為政府和公共衛生預算帶來沉重負擔,並可能導致公立醫院的輪候時間更長。因此,您可能需要更多私人醫療服務。
根據香港醫院管理局的數據顯示,在公立專科門診診所,情況穩定的新症輪候時間可以超過3年。以骨科為例,最長輪候時間為195週8。由於膝關節和髖關節置換手術在年長人士中較為常見,較長的輪候時間對他們或造成重大影響。 |
3. 醫療費用的增速快於一般通脹,使醫療服務變得越來越昂貴:醫療通脹遠高於一般通脹(見圖2),反映醫療開支增長將較其他開支為快。導致醫療通脹的主因是醫療技術有所進步,如新療法和新藥相繼推出。當然,人口老化增加了需求,而疾病的狀況發生了變化9,也是箇中原因。一個謹慎的退休計劃,需要對醫療費用的增長有更高的估算
預期醫療通脹超出一般通脹
圖2:醫療通脹相對一般通脹
資料來源:亞太風險中心,2016;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經濟展望數據庫,2019年4月;摩根大通分析。醫療通脹根據2030年每位老年人口的醫療費用的高端預測得出。醫療費用不只考量自付費用,同時計及政府投放。*
4. 隨著年齡增長,對醫療護理的需求趨於頻繁:隨著退休人士的年齡增長,他們往往會消耗更多醫療費用。美國一項研究發現,一生中約有一半醫療費用是在65歲10之後產生。醫療費用將是退休支出的重要組成部份,而且在不斷增長(見圖3A及3B)。
我們在香港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有76%受訪者表示他們憂慮用於醫療的費用將會 |
醫療費用隨年齡增長趨升
圖3A:新加坡醫療開支相對整體開支佔比
資料來源:新加坡統計局,《住戶開支統計》,2017年至2018年。
圖3B:台灣醫療開支相對整體開支佔比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台灣),《家庭收支調整》,2018年。
5.長壽和健康的人生可能會導致更高的醫療費用,因為需要動用醫療資金的日子更多:視乎您的家庭病史和生活方式,您的壽命可能長於平均,令退休生活更長、使費更多。跟我們的認知正好相反,即使您保持健康,每年的醫療費用偏低,但當您的壽命越長,需要護理服務的時間便越長,亦意味一生花於醫療的整體費用會越多。重要的是,要在幾十年後才頻繁使用護理服務,但到時隨著價格上升,可能導致高昂的終身醫療費用。女性的壽命一般較男性長,因此她們可能面臨更長的退休生活,並且需要支付長期護理費用的可能性更高。
兩招應對退休過後的醫療費用
1. 將醫療費用納入整個退休計劃當中
當您籌謀退休計劃時,緊記上述提到的注意事項,同時需要計入醫療費用的影響。我們建議您諮詢財務顧問意見,並進行財務分析,這樣便可清楚了解醫療費用如何影響您的整體財務狀況。您是否已得到基本的保障?及早考慮您的選擇,若不把握時機,保費可能會更加昂貴或無法承保。由於您的保險覆蓋或者不夠周全,因此透過儲蓄和投資策略填補您的保險,以支持未來的醫療費用是十分重要的。
2. 將投資組合當中的一部份,配置於增長主導的互惠基金,讓收益跟上隨年齡增長而增加的醫療費用
鑑於醫療通脹,而且隨著年齡增長而使用的護理服務需求,導致相關費用增加,因此無論您身處退休旅程的哪個階段,長期投資爭取增長都是非常重要。在設定投資組合時,可以跑贏醫療費用的增速,並為意外的醫療費用作準備為目標。當您退休時,自然要優先考慮收益,但是組合增長以追上醫療費用增加同樣重要。這意味長期將投資組合中的一部份配置於股票,透過增長主導的互惠基金有效地捕足增長機遇,以覆蓋未來的醫療費用。
結論
我們可以透過健康的生活習慣,從而降低未來的醫療費用。雖然如此,我們仍然不能夠預計可能會面對的醫療問題,以及壽命的長短。但可以肯定的是長者較年輕人會使用更多醫療服務,而且醫療費用面對更高的通脹。因此,當您與財務顧問交談時,將醫療費用納入整體退休計劃中,並將投資組合一部份配置於增長主導的互惠基金,以跟上醫療費用的上漲步伐,是非常重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資料來源:摩根資產管理,《摩根投資者信心指數及退休調查》,2018年12月。
2 資料來源:亞太風險中心,“Advancing into the golden years – Cost of health care for Asia Pacific’s elderly” ,2016年。
3 在台灣,自付費用(OOPs)包括私人醫療保險賠付,因為此賠付一般具追溯性。
4 自付費用為個人在使用服務時,直接向醫療服務供應者支付的費用。當中並不包括任何醫療服務的預付款項;例如,以稅務、特定保險費用或供款形式出現,在可能情況下,向付款人扣除任何賠付。其他私人醫療費用包括自願性醫療保險。
5 資料來源: Cheng, T., Vaithianathan, R. and Li, J., “Monthly Spending Dynamics of the Elderly Following a Health Shock: Evidence from Singapore”,2018年7月。
6 資料來源: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網站,2019年2月27日。
7 資料來源: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人口署(2019),《世界人口展望:2019年修訂版》。
8 資料來源:香港醫院管理局網站,2018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最長(90百分值數)輪候時間,是指有90%的新症可以在早於顯示的輪候時間內就診。
9 資料來源:野村全球市場研究,“Asia Pacific hospitals: Technology investments to drive growth” ,2018年。
10 資料來源: Alemayehu, B. and Warner, K., “The lifetime distribution of health care costs”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 39 (3): 627–42,2004年。
11 資料來源:摩根資產管理,《摩根香港投資者信心指數及退休調查》,2018年12月。
*聲明
威達信集團亞太風險中心,2016。
這項研究所進行的敏感度分析會因應主要的模型成本驅動因素,以推算長者的醫療開支:(1)人口特徵的影響、(2)通脹率、(3)長期護理服務應用和(4)醫療趨勢,從而確定分析結果對任何參數的實質而合理變化的敏感程度,同時判斷模型結論的穩健性。
- 在推算未來人口數字時,人口統計學家一般會產生出一系列高、中和低的估計值,每種估計值都有不同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假設。而在模型研究當中,會選用聯合國人口司推算的中位數以反映當前狀況,而中位數的95%上下置信區間值,則會用以反映未來推算的可能範圍。
- 除了推算未來人口增長率外,未來的通脹率或任何其他經濟變數的預測一般會存在不確定性,或無法準確地估計。因此,根據95%上下置信區間值計算出來的類似上下推算值,將會用於了解預計通脹率偏離預期的潛在差異。
- 在敏感度分析中,特定變數假設應用於長期護理服務(LTC)的覆蓋,以優化模型估算結果的穩健性。在本敏感度分析,低推算假設沒有為LTC基礎設施的發展或鼓勵LTC的應用而注入任何額外成本,而且對於每個模型推算的市場, LTC的覆蓋率一直維持在2015年的水平,直至2030年。另一方面,在高推算敏感度分析當中,我們假設每個市場都希望提供與澳洲相同水平的LTC覆蓋,這是本研究得出的LTC最高水平,並且在2030年之前能夠在財政上實踐。
- 在本研究當中所使用的數據,醫療趨勢之變數乃取自美世達信員工福利(MMB)在2016年調查的預期醫療通脹率,並假設在整個模型推算期間維持不變。與未來人口增長和通脹率的推算相似,醫療趨勢的高低預測值被假設為95%上下置信區間值。美世達信員工福利,2016年。2016年全球醫療趨勢。全球:美世達信員工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