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與亞洲市場受政府支持的產業,例如歐洲國防及亞洲科技板塊或更受投資者青睞。
由於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及借貸成本持續高企,美國經濟增長放緩的可能性依然存在。財政或貨幣政策能否及時放寬尚不明朗。與此同時,全球其他中央銀行與政府具備一定靈活性,可積極支持其經濟,緩解美國增長放緩的影響。
對於股市而言,增長放緩與關稅可能導致利潤率受壓,且令盈利增長減弱。在此背景下,美國的估值或令其脆弱性更為明顯。歐洲與亞洲市場受政府支持的產業,例如歐洲國防及亞洲科技板塊或更受投資者青睞。
至於固定收益,美國政府債務上升或將抵消經濟增長疲弱對收益率的下行壓力。因此,短期至中性存續期策略能在對沖衰退風險與應對財政憂慮之間實現更佳平衡。我們留意到企業信貸因公司的資產負債表改善而受惠。美元走弱亦可能刺激更多資金流入新興市場及亞洲,包括固定收益與股票。
除固定收益外,房地產、基礎設施及交通運輸等另類資產亦能為投資者創造收益機遇,尤其當流動性不是最重要考量的因素之時。而加入期權的股票策略亦可協助投資者應對市場波幅高企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