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市場現潛力 多元收益覓先機
隨著美元走弱及消費者需求上升,新興市場機遇紛呈,為多元收益組合增添潛力。
2020年12月(2分鐘閱讀)
2020年初,公共衛生危機席捲全球,環球經濟及市場經歷高低起伏。美國及部分歐洲經濟體現時仍力求遏制反覆的疫情,同時維持經濟動能。我們認為這些經濟體可能會經歷較緩慢的U型復甦,預期經濟要到2021年底甚或2022年才可望完全恢復。相對而言,亞洲內部需求及持續的結構增長均推動部分亞洲地區的經濟復甦。
實質本地生產總值增長預測
資料來源:摩根經濟研究,摩根資產管理。反映截至31.10.2020的最新數據。估計、假設或預測僅供說明之用,可能或不可能實現。
各地經濟所處的復甦路段各不相同,市場不明朗因素仍存。本文將解構2021年宏觀環境下可能出現的三大不明朗因素,好讓投資者及早作好準備。
一、各地防控成效如何?
公共衛生危機仍是宏觀環境下的主要焦點。一些地區為遏制疫情而實施隔離措施,窒礙經濟活動。展望將來,各地經濟能否於來年復甦,大致取決於衛生危機的防控成效。
中國企業及消費者逐漸重拾正軌,支持經濟在2020年第二季迅速反彈,很大程度歸功於其防控成效。在2021年,我們相信中國在復甦路上會繼續領先全球。歐美政府若能更好平衡防控工作及維持經濟動能,則經濟復甦可望改善。若這些經濟體的決策當局能夠取得平衡,便有充足內需促進經濟反彈,而有效的疫苗順利分配,或有助加快復甦步伐。
二、通脹風險是強是弱?
2020年公共衛生危機令環球經濟衰退,帶動通脹回落。在低基數效應下,來年整體通脹很可能回升。然而,即使各地經濟逐步復甦,成熟市場的實質本地生產總值在短期內不大可能恢復至公共衛生危機前的水平;與此同時,預期失業率仍會高於平均水平,需求面通脹的動力料不會有太大提升。
基於通脹不大可能構成即時威脅,預料環球各地央行在2021年仍會維持寬鬆貨幣政策。
三、展望美元何去何從?
美國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措施,以及日益嚴峻的財政赤字,致使美元可能於2021年繼續走弱。
儘管經濟復甦或可帶動美元回升,但美元相對其他貨幣的利差料仍持續收窄,令美元滙率走低。另外,美國候任總統拜登政府貿易政策的相對較少不明朗因素,相信有助支持市場風險胃納,可望令美元續弱。
了解更多:大市前瞻|2021
在2021年,不明朗因素預料持續。儘管環球經濟逐步從公共衛生危機復甦,但各地復甦步伐各有不同。另外,通脹前景及美元走勢均仍存變數。如何遊刃幻變市場、把握當中機遇,變得至為重要。
投資者可按自己的投資目標及風險取向,考慮分散投資於不同地區及資產類別,而在單一資產類別當中亦可涉足不同範疇。以較低相關性的資產構建一個多元分散的投資組合,或有助在爭取收益及增長機遇的同時,管理組合風險。
僅供參考,根據本文件製作時之市況,該資訊不應被視作或理解為任何投資建議。
分散投資並不保證投資回報,且不會消除損失之風險。預測、推算及其他前瞻性陳述均建基於現時之看法及預期,僅供說明之用,以顯示可能出現的情況。鑑於預測、推算及其他前瞻性陳述本身均附帶不確定性及風險,故實際情況、結果及表現均可能與所反映或構想的情況出現重大落差。僅供說明之用,建基於現時市況,並可不時變動。投資產品並不一定適合所有投資者。投資組合的實際配置視乎個別投資者情況及市場狀況而定。
投資涉及風險。投資產品並非適合所有投資者。過往表現並非當前或未來業績的可靠指標。請參閱銷售文件所載詳情,包括風險因素。投資者應在投資前先徵詢專業顧問的意見。投資產品與定期存款並非類同,亦不適合作出比較。上述僅為本文件製作時之意見及觀點,可隨時變動,該資訊不應被視作或理解為任何投資建議。估計、假設及預測僅供說明之用,可能或不可能實現。本文件未經證監會審閱,由摩根基金(亞洲)有限公司刊發。
隨著美元走弱及消費者需求上升,新興市場機遇紛呈,為多元收益組合增添潛力。
隨著亞洲各地分發疫苗,個別範疇呈現增長潛力。
派息股在2020年大部分時間備受冷落,但2021年逐漸呈現相對吸引的機遇。
隨著亞洲經濟體協力以貨幣和財政措施支持經濟復甦,如何從中物色增長機遇?
收益投資者如我們在過去多個寒暑始終如一,持續投資。我們從哪裡發掘收益機遇?
新年伊始,不妨看看2021年中國A股投資意念清單,為組合新裝做好準備?
幻變市況下的收益投資,您認識多少?
2021年不一致的復甦步伐,意味著投資者需要更加主動地管理資產配置、股票及固定收益選擇。
疫症之下呈現新常態,如何在投資市場當中邁步前行?本文從股票、債券與多元資產角度,探討來年部署方向。
本文分享公共衞生危機如何促使亞洲結構增長趨勢加速發展。
中國的「十四五」計劃及美國總統大選於中長期有哪些投資啟示?
消費模式出現變化,可帶來甚麼投資機遇?
我們分享在科技投資方面如何為下一浪增長做好準備。
距離美國大選之日不足一月,我們先簡述所選何事,再精選五大範疇,窺探當中的投資啟示。
持久和靈活的投資策略是爭取收益的關鍵。
注視中國經濟復甦,捕捉股市長期贏家。
踏入2020年最後一季,洞悉債市的危與機。
探討證券化債券為投資組合帶來的潛在好處。
股市估值有何啟示?了解估值,或有助捕捉升市中的機遇。
隨著內地樓市復甦,以多元亞債策略把握內房債收益機遇。
了解債券信貸評級,發掘潛在收益機遇。
聯儲局調整政策框架,亞洲機遇何處尋?
透過積極管理貨幣配置,有助把握本幣債券機遇,盡顯亞債磅礴潛力。
美元走弱下有哪些投資機遇?
亞洲債市過去10年增長迅速,債券種類更見多元化,為投資者提供更多選擇。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我們的投資經理與大家分享A股市場的最新觀點
低息環境下,亞債市場具備三大優勢,力爭收益機遇。
亞債市場於過去10年發展迅速,機遇處處但何處可尋?
零息時代下,中國債市中有哪些收益機遇?
在中國的長期結構性大趨勢下,哪些行業能在A股市場的競賽中脫穎而出?
提到中國債券,不妨考慮以下 3-2-1框架:三個市場特質、兩個投資重點,以及一套債券策略。
亞洲的結構性增長趨勢並未受疫情影響,部份趨勢更提速發展。
隨著尋求收益變得日益困難,投資者不妨考慮以中國債券爭取多元分散的收益機遇。
隨著市場復甦,致力優化股息收益機遇。
我們在本文分享了疫情緩和後,經濟復甦的三種情境假設。
隨著疫情緩和,經濟出現復甦跡象,及早部署把握債市中的投資機遇。
隨著流動性情況有所改善,我們的組合經理分享如何部署各種資產以爭取收益機遇。
美國科技行業可望受惠於疫情帶動的新趨勢。
我們的收益策略組合經理分享他如何不受新聞頭條所限,專注於長期投資前景。
消費升級、本土科技及醫療保健創新等中國長期結構性趨勢預期在疫情下將維持不變。
隨著尋求優質收益變得充滿挑戰,一個分散的多元資產收益方案或有助繼續擴大收益潛能。
配置多元分散的優質固定收益,有助建立具備強韌性的投資組合。
一個多元分散並偏向防守性的投資組合可望雙管齊下,增強組合強韌性和捕捉收益機遇。
我們認為疫情對亞洲科技產業鏈的中長期影響有限,而整體影響也是正面積極。
分散收益來源以駕馭不明朗市況。
投資於不同固定收益範疇,有助投資者在市況波動下爭取潛在收益機遇。
我們的多元資產方案投資組合經理與大家分享,在市場不確性下,如何重新配置組合以爭取潛在的收益機遇。
一個有長線視野的多元化投資組合,或可幫助投資者安然渡過市場的種種動盪時刻。
就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發展,我們的投資專家與亞洲投資者分享四大關注重點。
疫情之下,投資中國的基本因素仍然穩健。
一年之計在於春,如何運用「利是錢」籌劃未來。
一個靈活的固定收益策略有助「食息一族」捕捉較高潛在收益,同時管理風險。
隨著經濟觸底反彈及衰退風險減弱,重新部署固定收益策略。
債券回報偏低或為長線投資者帶來挑戰。
除了政府債券或企業債券,固定收益也包括非傳統固定收益範疇。
證券化市場在過去十年再次獲得重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