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可持續投資的全球趨勢
我們與您分享五個有關氣候變遷的全球趨勢,以及其投資啟示。
影片潮流趨勢下,大家不難在互聯網上看到各式各樣有關提升效率的人氣教學影片。這些短片內容廣泛,從家務瑣事至學術研究,都有所謂的「實用貼士」。
究竟退休計劃又有沒有「貼士」?其實是有的,這些小貼士一般被人忽略,但卻關乎大家的將來。
最佳的方法是先檢視自己所能控制的因素,包括儲蓄多少和如何投資。
香港家庭一向善於儲蓄,然而當中大部份為現金³,令儲蓄未能發揮最大成效。在過去15年,以香港消費物價指數來比較,持有現金的實質回報為負數⁴,這或妨礙投資者累積足夠財富以實現其退休目標。尤其對於年輕投資者而言,與退休還有一段距離,他們可以並應該把握時間來提升儲蓄的增長潛力。
為了讓香港居民可更好地籌謀退休生活,香港政府在2000年推出強制性公積金(「強積金」)計劃,規定僱主和僱員要各自將等同僱員5%收入的款項向計劃供款。不過,雙方每月總供款上限定於3,000港元,未必能夠累積足夠退休資金。
根據我們在2018年6月進行的一項有關投資者退休信心調查⁵,香港投資者預期他們在退休後需要410萬港元來維持原有的生活質素。然而,他們估計自己在退休時只能儲蓄340萬港元,兩者相差17%。
去年,香港政府向退休人士推出香港年金計劃。65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可申請參加年金計劃,一筆過繳付保費,以保證享有每月定額收入,直至終身。假如您現為65歲,並且一筆過繳付100萬港元,便可換取每月5,300至5,800港元年金,直至終身⁶。單靠這些年金,或未必足夠維持退休後的生活質素,更莫說要享受退休生活。這種公共年金,以及坊間其他保險方案,或有助為退休時提供最基本的收入,以應付生活上的基本開支。
如要在退休後過著豐盛人生,或好好享受退休生活,您需好好利用自己的儲蓄,並且透過多元化²的方式投資於增長型資產,同時平衡現有收益與長線增長。
了解我們的投資方案
以下三個小貼士,助您籌謀退休生活:
要達至您的退休目標,投資於長線增長型資產,避免回報被通脹蠶食是重要的。
當您在年輕時開始作退休儲蓄,相對於只持有現金,將儲蓄投資於增長型資產上,您便可以較低成本來享受複息效應,以達至長線退休目標。
當您步入退休階段,優先考慮收益是自然不過的,但是資本增長同樣重要,好讓您能追上通脹,尤其是醫療成本通脹。香港的醫療成本增幅高於通脹,是將來的其中一項重要開支。美世達信員工福利(Mercer Marsh Benefits)的2018全球醫療趨勢研究⁷發現,2017年香港的醫療成本增長9%,是本地通脹率(1.5%)的六倍。
我們於2018年6月進行的投資者退休信心調查發現,76%受訪者表示他們憂慮醫療費用將成為退休時的最大開支⁵。
因此,即使已步入退休階段,您亦不可以只著眼於收益而忽略投資增長。您需要以一個平衡的方法,包括投資於股票以捕捉增長,從而應付將來的醫療開支。
隨著市場情況變化,您需要有效地分散投資組合,以保障財富。
市場環境變幻莫測,並無任何一種資產類別可以每年都跑贏大市。然而,相對於持有單一資產,長期投資於一個多元化組合更能平衡風險與回報。一個多元化的長期投資組合,有助抵禦目前市場上的不確定性之餘,同時讓財富得到增值,以供將來生活所需。
不少人無暇作主動投資,而利用多元資產基金等投資工具¹,投資者可透過投資專家選股,並作資產配置;此方法不但費用低廉,而且可助投資者節省時間,是籌謀退休儲蓄的簡單方法。
在投資方面,無論任何年齡的香港人,一般主張著眼當下,尋求最大的收益。其中一個方法是以多元資產收益策略作投資¹。這種靈活的投資方法,在全球尋找收益機遇,以爭取穩定的風險調整後收益和長線潛在增長,有助平衡收益與增長。
雖然您可能會被高收益所吸引,但一定要量力而為,否則便會讓您面臨較高的投資風險。尋找能夠平衡風險與回報的投資經理,以平衡的方式,爭取理想收益和潛在增長。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您將有不同的需求,並面對不同風險。無論您在退休旅程上的哪個階段,多元資產收益投資均可扮演重要角色。
當您年輕時,追求增長非常重要。將您的收益再投資,令更多資金滾存為未來做好準備。當步入退休階段,您可能希望尋求持續的收益來源,以應付日常生活所需之餘,同時本金能夠有所增長,令財富免受通脹蠶食。
無論您離退休階段有多遠,都應該優先考慮計劃您的將來。即使您還未開始計劃退休,現在開始與財務顧問探討可能符合退休目標的投資選擇,並不為晚。這些簡單的退休小貼士,有助實現您所想的退休目標。
1. 僅供說明之用,根據現時市況,並可適時作出轉變。投資產品並不一定適合所有投資者。投資組合的資產配置可因應個別投資者的需要及市場狀況而轉變。
2. 多元分散組合不能保證投資回報,亦不能消除損失風險。
3. 資料來源:香港證券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的「股票投資者調查」(2006年),摩根資產管理。《環球市場縱覽 - 亞洲版 - 補充資料》。反映截至31.03.2019的最新數據。
4. 資料來源:摩根資產管理。過去15年現金實質總回報率(2004-2018年)為-2.1%。此期間內之通脹(通脹基於香港整體消費物價指數)為2.6%,現金回報(香港銀行存款利率)則為0.5%。貨幣單位為港元。
5. 資料來源:摩根資產管理,「摩根投資者信心指數」,香港,2018年6月。
6. 資料來源:香港年金有限公司。
7. 資料來源:美世達信員工福利,2018年6月。
投資涉及風險。投資者應在投資前先徵詢專業顧問的意見。上述僅為本文件製作時之意見及觀點,可隨時變動,該資訊不應被視作或理解為任何投資建議。估計、假設及預測僅供說明之用,可能或不可能實現。本文件未經證監會審閱,由摩根基金(亞洲)有限公司刊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