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alt
  • 基金產品

    基金概覽

    • 基金搜尋
    • 基金分派資料
    • 基金資料

    投資實力

    • 股票
    • 固定收益
    • 多元資產

    精選基金

    • 入息基金
    • 可持續基建基金
    • 明日趨勢多元基金
  • 洞察系列

    市場洞察

    • 市場洞察概覽
    • 環球市場縱覽
    • Weekly Market Recap
    • 投資熱話
    • 多媒體資訊

    投資洞察

    • 投資洞察概覽
    • Long-term Capital Market Assumptions
    • Global Asset Allocation Views
    • Global Fixed Income Views

    退休洞察

    • 退休洞察概覽
    • 退休規劃之道
    • Building Better Retirement Portfolios
    • 您在讓市場起落打亂退休部署嗎?
  • 投資觀點
    • 最新觀點
    • 管理波幅
    • 退休及長線投資
    • 可持續投資
  • 資源
    • 通告
    • 表格及資料
    • 投資詞彙
    • 資料庫
    • 摩根 Insights App
    • WhatsApp通訊
  • 關於我們
    • 基金獎項
  • 夥伴協作
  • 語言
    • English/ 英語
    • 中文
  • 身份
  • 國家
  • 搜尋
    搜尋
    選單
    1. 您在讓市場起落打亂退休部署嗎?

    您在讓市場起落打亂退休部署嗎?

    12/03/2020

    Wina Appleton

    概要

    • 退休是一項長期目標。
    • 與其讓短期波動影響您的退休計劃,不如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期限,於不同的人生階段承擔適當的風險水平。
    • 及早開始定期投資;因應投資期限的變化,分散及調整您的投資配置。

     

    您是否讓市場起落打亂退休部署?

    當我們在籌謀退休、安排子女教育以至是置業安居時,過程中難免會遇上一些顛簸起伏。當波動出現,不安情緒來襲,投資者或傾向退縮「逃避」,而非努力「迎戰」。

    根據我們對香港投資者信心和行為的最新調查,發現由於貿易緊張局勢曠日持久、市場波動增加及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均令投資者情緒變得脆弱。


    投資者處於邊緣1

    我們的調查顯示,有56%的受訪者因為中美貿易緊張局勢的關係,將投資組合轉移到更保守的資產。另有近三分之一的投資者(29%)表示,他們減低了股票等風險資產的持倉,亦有30%的投資者考慮增持現金比重。

    香港每10個便有8個在職投資者在《強制性公積金》和《職業退休計劃條例》計劃中,為退休而儲蓄,但當中有平均37%的配置屬於類似現金產品等所謂的「無風險」資產,包括儲蓄戶口、定期存款或保險儲蓄產品(圖1)。

    此外,當年滿65歲時,有83%的香港投資者打算將強積金全數贖回,並將當中超過50%的資產轉為現金。

    香港投資者將退休積蓄的主要部分,配置於類現金產品
    圖1:退休積蓄的配置%

    這些被視為「安全」的做法,其實往往只能獲得較低回報,並有可能落後於通脹。這種做法削弱了投資者累積足夠資金以實現退休目標的機會,尤其是對於年輕投資者而言,退休前仍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他們有能力、亦應該善用其最大的資產──時間──來提高積蓄的增長潛力。對於那些已退休的投資者來說,一下子將所有資產轉為現金,同樣也將自己置身於風險之中,包括在生命未到盡頭時、資金已經耗盡,又或是長壽風險等。

    這項調查所反映的「逃避」本能,乃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但為了長期的財務健康著想,投資者最好還是正面「迎戰」。

    在「迎戰」時,投資者應從時間角度來檢視波幅,只要投資期限夠長遠,短期波幅的影響就較輕微。投資者應及早開始,定期而且恒常地作長線投資,並維持多元化的投資組合。更重要的是,他們應該根據投資期限來調整組合。

     


    退休逆風

    根據我們於2018年6月進行的投資者信心和行為調查2,香港投資者估計,在年屆退休、不用工作後,他們將需要410萬港元才能維持現有的生活方式。但是,他們認為自己屆時只能儲得340萬港元,缺口達17%。

    另一個不利因素是通脹風險。例如,如果投資者在一個銀行賬戶中持有100萬港元,而以2018年的年度通脹率2.6%計算3,這意味他將失去26,000港元的購買力。在通脹威力下,20至30年後那筆資金的價值可能會大大降低。

    女性投資者面對更大的退休困境2

    不幸的是,對於女性投資者來說,情況可能更為嚴峻。

    女性預計的退休積蓄將比男性少29%,並且比男性投資者面臨更大的缺口。

    女性若想維持現有的生活方式,所需要的資金比她們預期的積蓄要多25%;相較之下,男性的積蓄缺口則為14%。

    女性的預計退休時間,將比男性長8年,原因是她們的預期壽命較男性長6年(女性的平均預期壽命為87歲,男性則為81歲4);而且女性希望於61歲便退休,較男性提早兩年。

    總體而言,女性的退休儲備較少,卻要面對更長的退休生活,令積蓄不敷應用的風險也更大。

    諷刺的是,女性投資者比較不願意冒風險為自己的投資組合增值。我們的調查發現,女性對於退休投資傾向更加謹慎,只有70%的女性投資於股票,低於男性的93%,投資於互惠基金的女性也只有56%,而男性則為71%,或削減了積累足夠財富以實現其退休目標的機會。

    我們建議女性可發揮長壽的優勢,將資金期限延長,以爭取更多的收益。

     


    我們建議一個「迎戰」計劃……

    儘管上述的統計數據似乎令人生畏,但重要的是投資者明白到自己確有能力控制儲蓄金額及投資方式。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只有20%的投資者有信心知道他們需要多少資金來維持退休生活,即使他們心目中已有個約數。

    參考我們的《退休規劃之道》中的檢查要點是一個不錯的起步點。此法則根據您的年齡和家庭收入來衡量您要維持現有生活方式所需的費用。以此為初步指南,您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退休時間來進一步制定個人目標。在規劃目標的過程中,您可以評估目前的儲蓄和投資行為能否實現目標,以及有需要更改的地方。由於個人財務狀況可能有變,您需確保自己會定期檢視並更新計劃。

    一旦制定了計劃,重要的是要正面「迎戰」,及早並定期地投資,並隨著投資期限的改變,定期分散風險及調整組合。

    1)   及早開始並定期投資:正如圖2所示,提早開始投資,可讓您充分發揮複息效應的力量,並以較低的成本來實現長期目標。以持之以恒的Chloe為例,她很早便開始投資,相對遲10年才起步投資的Layla,Chloe目前的資產差不多是Layla的兩倍。至於較為緊張的Noah,他跟Chloe一樣盡可能去儲錢,但由於沒有加以投資,所以他在65歲時的資產還不到Chloe的一半。因此,及早作定期儲蓄,並且將積蓄進行投資,才是踏上成功退休路的關鍵,因為複息效應需要長時間來展現威力。

    利用複息力量,能以更低的成本實現長期目標
    圖2: 每年投資/儲蓄$120,000港元的帳戶增長

    以上例子僅供說明之用,該資訊不應被視作或理解為任何投資建議。此例子所列出的帳戶價值,是假設投資年回報為4.5%,而現金年利率則為1.0%。資料來源:摩根資產管理。複息是指本金回報加上此前獲得的回報的過程。

    及早投資,更可以助您養成定期投資的習慣,從而獲得眾多好處。定期投資...

    a)   可以養成紀律,避免自己的情緒干擾了投資決策:嘗試透過低買高賣來「捕捉時機」的做法的確誘人,但即使對於最精明的專業人士,這種做法的成功機率比較低。歷史顯示投資者往往有羊群心理,當價格上漲時,他們的信心會隨著牛市而增長。而當他們鼓起勇氣入市時,通常也是市場見頂的時候,尤其是在崩盤前夕。屆時他們便錯過了所有的增長機會,並需承受跌市。另一方面,當價格下跌時,它們往往在復甦的前夕就因恐慌而拋售資產。換句話說,投資者傾向於高買低賣,而這些於不當時機所作出的舉動,通常都是由情緒主導。雖然情緒很難被消除,但如果您採取有紀律的定期投資方法,情緒便可以得到安撫。退後一步思考一下──在市場下跌時投資,才是最好的投資,因為價格夠低廉。但這種做法需要勇氣。要保證自己能在不同市場週期中投資的方法,就是作定期地投資,在情緒有可能受到壓抑的時候抓住機會。

    b)   可以享受平均成本法:無論資產淨值和市場水平如何,都將既定的儲蓄加以投資。這意味著投資者會在價格較低時購入較多股份,而在價格較高時購買較少股份,結果是將買入的成本攤平,並分散風險。實際上,歷史數據說明,無論您在甚麼市場水平開始定期投資,只要投資的時間越長,您獲得正數回報的可能性就越高(如下圖3所示)。因此,以定期投資的方式,您便不用擔心決定「何時」投資,這有助減輕精神負擔。

    c)    能使您為自己先付未來錢:許多平台都可以助您建立定期的投資計劃;摩根大通的 eTrading 平台就是例子之一。該平台可以自動助您於每月的固定日期,以固定金額投資。這種方法,令您無需考慮或採取任何行動。同一時間,您也不會忘記。而且,因為您正為了自己的未來存錢,因此不會無意間花掉了這筆錢。

    分散投資和恒常投資,可提升正回報的可能性
    圖3:1947年至2018年間的年度化內部回報率%

    資料來源:晨星、摩根資產管理。
    所列出的回報,參考1947至2018年間的每月回報。數據反映定期每月投資的年度化內部回報率(IRR)。股票為IA SBBI美國大型股總回報指數、債券為40% IA SBBI美國長期政府債券總回報指數及60% IA SBBI美國長期企業債券總回報指數、50%股票及50%債券為前述的股票及債券配置。現金為IA SBBI 30日美國國庫券總回報指數。過去業績並不代表將來表現。貨幣以美元計價。

    2)分散投資和恒常投資:長期地保持恒常及分散投資,是駕馭「逃避」本能的關鍵,讓您能在不斷變化的市場週期中取得更平穩的回報。這樣不但能降低波幅,同時可避免因情緒而作出錯誤投資(例如在市場見底時沽售資產),是一種明智的做法。

    上頁的圖3顯示,將組合分散配置於50%股票,以及50%債券之上,組合達至正回報的機會,較單純投資於股票或債券為高。而且恒常投資的時間越長,這個機會就越高。這意味著即使市場可能一天、一個月或一年表現不佳,但如果您能分散並長期恒常投資,便有時間去應對市場波幅,並獲得穩固回報。

    請向具有長線視野和全球影響力的資產經理尋求建議,助您建立一個適合自己需求的多元化組合。

    3)根據個人投資期限之變化來調整配置:在人生不同階段中,會有不同的需要,更要面對不同風險(圖4)。一般而言,人生會有三個不同的階段:

    • 在年輕時,時間就是您的朋友。因為市場往往能在一段長時間內產生正回報。而且投資的時間越長,組合所能獲取的複息回報就越多。年輕人的風險承受能力較高,可以配置更大比重於股票,從而捕捉股市增長。
    • 當踏入40至50歲,您的投資期限會縮短,家庭財政負擔亦會隨之大增,積蓄可能要面對更多不明朗因素。在這時,減低風險是相當重要的。轉向較為保守的策略,以保障自己累積的財富,同時在自己仍然就業之時,爭取一定的增長。
    • 當踏入退休階段,您可能會擔心是否有穩定收益,所以要更進一步降低風險。但同時,您也可能擔心自己或有可能會活到100歲或更久,您需要確保投資組合有一定增長,同時能取得穩定回報。

    根據您的風險承受能力,再配合投資限期(亦即風險容量),從而了解自己退休積蓄的適當風險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嘗試別被情緒牽著鼻子走、或在動盪之際逃離市場。

    千萬謹記,於不同人生階段時留意適當的風險水平。根據您的投資期限來靈活調整投資,但不要讓短期波動打亂您的長期退休部署。

    調整配置以達至更好的退休結果
    圖4:投資組合框架

    資料來源:摩根資產管理。以上例子僅供說明之用。債券會受利率風險影響,當利率上升時,債券價格一般會下跌。股票證券的價格可能因大市變動或公司財務狀況改變而升跌(這些改變有時候可能急速或出乎意料之外)。股票證券會受股市風險影響,股票價格可能會在短時間內或一段時間內大幅波動。


    結論

    退休是一項長期目標。正如我們的調查所顯示,與其屈服於「逃避」的本能,並讓短期波幅打亂您的財務未來,不如正面「迎戰」 。

    「迎戰」要從可支配的東西著手:儲蓄和資產配置。及早開始並定期投資,以享受資產複息效應的好處,同時能緊貼通脹步伐。 此外,分散和保持恆常投資,可提供更佳的風險調整回報,長遠而言所面對的波幅亦較低。

    最後,細心思考自己的投資期限,並在踏入不同的人生階段時,靈活調整您的組合。

    向具有長線視野和全球影響力的主動型基金經理尋求建議,以幫助您實現退休目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資料來源:摩根資產管理,《香港投資者信心指數》,2018年12月。
    2資料來源:摩根資產管理,《香港投資者信心指數》 ,2018年6月。
    3資料來源:香港政府統計處,《消費物價指數年報》,2018年。
    4 資料來源:香港政府統計處,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2016年人口生命表。

    就MiFID II而言,摩根「市場洞察」及「投資洞察」系列是市場推廣通訊,並不屬於指定與投資研究有關的任何MiFID II / MiFIR規定的範圍。此外,摩根資產管理「市場洞察」及「投資洞察」系列是非獨立研究,並未根據促進投資研究獨立性的有關法律要求編製,亦不受限於發布投資研究前任何交易的禁止。

    本文件為一般性通訊刊物,僅供參考。其為教育性質,不擬作為在任何司法管轄區內對任何特定投資產品、策略、計劃特色或其他目的的建議或推介,亦不擬作為摩根資產管理或其任何附屬公司參與本文件提及的任何交易的承諾。所用任何例子為通用、假設及僅供參考。本文件並未載有足以支持作出投資決策的資訊,且閣下在評估投資於任何證券或產品的優劣時,不應以本文件為依據。此外,使用者應與彼等專業顧問一同獨立評估相關法律、監管、稅務、信貸及會計影響,以決定本文件提及的任何投資是否相信能符合使用者的個人目標。投資者應確保於進行任何投資之前已獲得所有可取得的相關資訊。所載的任何預測、數字、意見或投資技術與策略均僅供參考之用,並且均是基於特定假設及目前市場狀況作出,且可隨時變動而不發出事先通知。本文件載列的所有資訊於編製時被視為準確,但概不保證其準確性,亦不會就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任何責任。請注意,投資涉及風險,投資價值及其收益可能會因市場狀況及稅務協定而出現波動,投資者可能無法收回已投資之全數金額。過去的業績及收益率並非當前及未來業績的可靠指標。

    摩根資產管理是JPMorgan Chase & Co.集團及其環球聯屬公司旗下資產管理業務的品牌。

    在適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我們可進行電話錄音及監控電子通訊,以履行我們的法律和監管義務以及遵守內部政策。摩根資產管理將根據我們的私隱政策 (https://am.jpmorgan.com/global/privacy) 收集、儲存及處理個人資料。

    本通訊由以下實體發布:在美國為均受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監管的J.P. Morgan Investment Management Inc.或J.P. Morgan Alternative Asset Management, Inc.;在拉丁美洲為當地摩根大通實體(視情況而定) ,僅供指定接收者使用;在加拿大為JPMorgan Asset Management (Canada) Inc. ,僅供機構客戶使用, 其為所有加拿大省份及地區(育空地區除外)的註冊投資組合經理及豁免市場交易商,亦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安大略省、魁北克省及紐芬蘭與拉布拉多省註冊為投資基金經理。 在英國,為受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認可及監管的JPMorgan Asset Management (UK) Limited;在其他歐洲司法管轄區,為JPMorgan Asset Management (Europe) S.à r.l.。在亞太區,由以下實體在其各自主要受到監管的司法管轄區發布:均受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監管的JPMorgan Asset Management (Asia Pacific) Limited、摩根基金(亞洲)有限公司或摩根實物資產管理(亞洲)有限公司;JPMorgan Asset Management (Singapore) Limited(公司註冊編號:197601586K),本廣告或刊物文件尚未經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審閱;摩根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受日本金融廳監管並為日本投資信託協會、日本投資顧問業協會、第二種金融商品交易業協會及日本證券業協會會員的JPMorgan Asset Management (Japan) Limited(註冊編號「關東財務局(金融工具公司)第330號」);在澳洲為JPMorgan Asset Management (Australia) Limited (ABN 55143832080) (AFSL 376919),僅向2001年《公司法》(聯邦法案)第761A及761G條界定的批發客戶發布。在亞太區其他市場僅提供予所指定接收者。

    版權所有。2022 JPMorgan Chase & Co.。不得轉載。

    聯絡我們

    查詢請致電或電郵我們。您亦可聯絡您的摩根代表。

    (852) 2978 7788

    agents.info@jpmorgan.com

    摩根資產管理

    •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Cookies 政策
    • 投資盡職治理
    • 基金註釋
    • 銷售文件
    • 表格及資料
    • 投訴之處理
    • 常見問題
    • 網站索引
    J.P. Morgan

    • J.P. Morgan
    • 摩根大通
    • 大通銀行

    注意: 本網站只供摩根基金(亞洲)有限公司之分銷商使用。本網站所載之內容不得作公開發布用途,亦不應提供予公眾使用。

    投資涉及風險。過去表現並不代表將來表現。特別是投資於新興市場及小型企業的基金可能涉及較高風險,並通常較易受到價格變動所影響。投資者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細閱及考慮基金銷售文件,當中載有基金的投資目標、風險因素、收費及開支詳情。本網站所載資料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要約出售或招攬要約購買任何證券、投資產品或服務,亦不構成為任何此等目的分發資料。以上所載資料均來自被認為可靠之來源,惟閣下仍應自行核實有關資料。以上所載資料均未經證監會審閱,由摩根基金(亞洲)有限公司刊發。

    版權所有。摩根基金(亞洲)有限公司 2023。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