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面世 延續亞洲復甦勢頭
隨著亞洲各地分發疫苗,個別範疇呈現增長潛力。
2020年3月 (4分鐘閱讀)
最近油價下挫,加上環球市場受疫情影響,亞太股票投資者難免憂慮市況甚至相關基金的走勢。為此,我們就摩根太平洋科技基金整理了一些常見問題,並逐一解答。
Q1:全球疫情爆發對亞洲科技產業鏈有什麼影響?
亞太地區科技產業鏈的影響可從供應和需求兩方面來分析:
供應:就中國而言,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復工率不斷上升。除湖北省以外的大型製造企業復工率已超過90%,物流方面的復工率也達到92.5%。而停工導致產品價格的上升,有助支持企業盈利。
需求:市場對需求方面的憂慮低於供應。因未來對5G更新換代的需求沒有改變,而中國政府的新基建也只會快馬加鞭。另一方面,疫情也加快了市場對科技產品的需求。
綜合供應和需求,我們認為對產業鏈中長期的影響是有限的,並且影響也是正面積極。
Q3. 日本東京奧運將推遲一年舉辦,這對日本經濟造成多大的影響?未來還有哪些投資機會?
日本東京奧運會原定於今年7至8月舉行。疫情影響下,國際奧委會於3月24日確認,新日期將「不會晚於2021年夏季」。同時,我們相信很多長期的結構性機遇仍然存在:
Q4. 疫情對韓國、台灣有什麼影響?
對韓國而言,大部分韓國科技公司的工廠不在韓國,料當地疫情對生產的影響有限。而台灣在疫情的控制上表現出色,受到的影響也有限。
Q5. 油價大跌對亞洲不同市場會產生什麼影響?
亞洲地區的能源消耗佔全球40%,所以低油價對於亞太地區的財政是正面的。同時低油價也減低了亞洲整體來自通脹的壓力,為大部分央行帶來更多的刺激空間。相反,金融市場的回調主要反映的是投資者的心態。
對石油出口國,如馬來西亞和印尼,或有負面影響。因石油出口分別佔兩國GDP約3%,油價下降會直接導致財政收入減少或赤字增加,負面的影響可能會反映在該國貨幣匯率上。
而對於依賴石油進口的市場,如韓國、內地、台灣、泰國及印度,則可受益於油價下跌。
Q6. 面對當前的國際市場環境,有什麼投資建議?
近期全球股市的黑天鵝事件,突顯了資產多元配置的重要性和意義。因為不同資產類別之間的相關性是不同的,較低乃至負相關的資產將為您的投資組合起到緩沖和保護作用。投資者應該堅持長線多元配置,並借助時間與復利的力量,在紛擾市況中撥開迷霧,駕馭不同市場週期,建立更強健投資組合。
了解我們的投資方案
1. 多元分散組合不能保證投資回報,亦不能消除損失風險。過往表現並非當前及未來業績的可靠指標。
資料來源:摩根資產管理,截至2020.03.25最新數據。投資涉及風險。投資產品並非適合所有投資者。過往表現並非當前及未來業績的可靠指標。請參閱銷售文件所載詳情,包括風險因素。投資者應在投資前先徵詢專業顧問的意見。投資產品與定期存款並非類同,亦不適合作出比較。上述僅為本文件製作時之意見及觀點,可隨時變動,該資訊不應被視作或理解為任何投資建議。估計、假設及預測僅供說明之用,可能或不可能實現。本文件未經證監會審閱,由摩根基金(亞洲)有限公司刊發。
隨著亞洲各地分發疫苗,個別範疇呈現增長潛力。
派息股在2020年大部分時間備受冷落,但2021年逐漸呈現相對吸引的機遇。
隨著亞洲經濟體協力以貨幣和財政措施支持經濟復甦,如何從中物色增長機遇?
收益投資者如我們在過去多個寒暑始終如一,持續投資。我們從哪裡發掘收益機遇?
新年伊始,不妨看看2021年中國A股投資意念清單,為組合新裝做好準備?
幻變市況下的收益投資,您認識多少?
2021年不一致的復甦步伐,意味著投資者需要更加主動地管理資產配置、股票及固定收益選擇。
2021年市況持續波動,投資者可如何撥開宏觀環境下的投資迷霧?
疫症之下呈現新常態,如何在投資市場當中邁步前行?本文從股票、債券與多元資產角度,探討來年部署方向。
本文分享公共衞生危機如何促使亞洲結構增長趨勢加速發展。
中國的「十四五」計劃及美國總統大選於中長期有哪些投資啟示?
消費模式出現變化,可帶來甚麼投資機遇?
我們分享在科技投資方面如何為下一浪增長做好準備。
距離美國大選之日不足一月,我們先簡述所選何事,再精選五大範疇,窺探當中的投資啟示。
持久和靈活的投資策略是爭取收益的關鍵。
注視中國經濟復甦,捕捉股市長期贏家。
踏入2020年最後一季,洞悉債市的危與機。
探討證券化債券為投資組合帶來的潛在好處。
股市估值有何啟示?了解估值,或有助捕捉升市中的機遇。
隨著內地樓市復甦,以多元亞債策略把握內房債收益機遇。
了解債券信貸評級,發掘潛在收益機遇。
聯儲局調整政策框架,亞洲機遇何處尋?
透過積極管理貨幣配置,有助把握本幣債券機遇,盡顯亞債磅礴潛力。
美元走弱下有哪些投資機遇?
亞洲債市過去10年增長迅速,債券種類更見多元化,為投資者提供更多選擇。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我們的投資經理與大家分享A股市場的最新觀點
低息環境下,亞債市場具備三大優勢,力爭收益機遇。
亞債市場於過去10年發展迅速,機遇處處但何處可尋?
零息時代下,中國債市中有哪些收益機遇?
在中國的長期結構性大趨勢下,哪些行業能在A股市場的競賽中脫穎而出?
提到中國債券,不妨考慮以下 3-2-1框架:三個市場特質、兩個投資重點,以及一套債券策略。
亞洲的結構性增長趨勢並未受疫情影響,部份趨勢更提速發展。
隨著尋求收益變得日益困難,投資者不妨考慮以中國債券爭取多元分散的收益機遇。
隨著市場復甦,致力優化股息收益機遇。
我們在本文分享了疫情緩和後,經濟復甦的三種情境假設。
隨著疫情緩和,經濟出現復甦跡象,及早部署把握債市中的投資機遇。
隨著流動性情況有所改善,我們的組合經理分享如何部署各種資產以爭取收益機遇。
美國科技行業可望受惠於疫情帶動的新趨勢。
我們的收益策略組合經理分享他如何不受新聞頭條所限,專注於長期投資前景。
消費升級、本土科技及醫療保健創新等中國長期結構性趨勢預期在疫情下將維持不變。
隨著尋求優質收益變得充滿挑戰,一個分散的多元資產收益方案或有助繼續擴大收益潛能。
配置多元分散的優質固定收益,有助建立具備強韌性的投資組合。
一個多元分散並偏向防守性的投資組合可望雙管齊下,增強組合強韌性和捕捉收益機遇。
分散收益來源以駕馭不明朗市況。
投資於不同固定收益範疇,有助投資者在市況波動下爭取潛在收益機遇。
我們的多元資產方案投資組合經理與大家分享,在市場不確性下,如何重新配置組合以爭取潛在的收益機遇。
一個有長線視野的多元化投資組合,或可幫助投資者安然渡過市場的種種動盪時刻。
就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發展,我們的投資專家與亞洲投資者分享四大關注重點。
疫情之下,投資中國的基本因素仍然穩健。
一年之計在於春,如何運用「利是錢」籌劃未來。
一個靈活的固定收益策略有助「食息一族」捕捉較高潛在收益,同時管理風險。
隨著經濟觸底反彈及衰退風險減弱,重新部署固定收益策略。
債券回報偏低或為長線投資者帶來挑戰。
除了政府債券或企業債券,固定收益也包括非傳統固定收益範疇。
證券化市場在過去十年再次獲得重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