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
  • 基金產品

    基金概覽

    • 基金搜尋
    • 基金分派資料
    • 基金資料

    精選基金

    • 環球債券收益基金
    • 全方位入息基金
    • 明日趨勢多元基金
    • 環球股票方案
    • 中國收益及增長方案
  • 洞察系列

    市場洞察

    • 市場洞察概覽
    • 環球市場縱覽
    • Weekly Market Recap
    • 投資熱話
    • 多媒體資訊

    投資洞察

    • 投資洞察概覽
    • Long-term Capital Market Assumptions
    • Global Asset Allocation Views
    • Global Fixed Income Views

    退休洞察

    • 退休洞察概覽
    • 退休規劃之道
    • Building Better Retirement Portfolios
    • 您在讓市場起落打亂退休部署嗎?
  • 投資觀點
    • 管理波幅
    • 增長策略
    • 收益策略
    • 退休及長線投資
  • 資源
    • 通告
    • 表格及資料
    • 投資詞彙
    • 資料庫
    • 摩根 Insights App
  • 關於我們
    • 基金獎項
  • 夥伴協作
Skip to main content
  • 語言
    • English/ 英語
    • 中文
  • 身份
  • 國家
  • 搜尋
    搜尋
    選單
    1. 與摩根策略師對話:別讓您的資金「提早」退休

    與摩根策略師對話: 別讓您的資金「提早」退休

    2019年11月

     

      5分鐘閱讀

    190313-HK-AEM-Site-11Nov-2019_top_banner_Chi

      內容摘要:

    1. 越來越多投資者意識到他們需要籌謀退休計劃。一項由摩根資產管理進行的調查1發現,大多數來自香港、新加坡和台灣的投資者和投資顧問交流時,即使有其他優先事項,仍樂於尋求有關退休規劃的專業意見。

    2. 退休計劃的關鍵何在:
      • 資金不能比您早「退休」;
      • 即使您已踏入退休階段,仍然要確保資金繼續投資並創造收益,直至不再需要為止。

    我們比以往世代都要長壽。聯合國最新的人口報告2指出,到2050年,全球80歲或以上人口的數目將是2019年的三倍。而且在去年,65歲或以上人口更歷史性地超越了5歲以下兒童的數目。

    面對人口變化,投資者越來越意識到籌謀退休計劃的重要性。一項由摩根資產管理進行的調查1發現,大多數來自香港、新加坡和台灣的投資者和投資顧問交流時,即使有其他優先事項,仍樂於尋求有關退休規劃的專業意見。

     


     

    隨著投資者對退休計劃的需求與日俱增,在過去30個月3,我們的亞太退休策略師Wina Appleton在亞洲已進行超過100場演講。以下是投資者所關注的一些問題,Wina為您分享她的見解。
     

    問:與投資者交流時,哪一件事情令您最難忘?

    答:有一次,當我在馬來西亞完成了一場關於退休規劃的演講後,一位60多歲的女士走過來與我傾談。她說:「真正步入退休階段,生活就完全不同了。退休會令人有一種恐懼,因為我並不知道應怎樣花錢,才能令積蓄足夠支持退休生活,況且我也不知道自己會活多久。」

    我清楚記得這次對話內容,鼓勵我協助投資者更周全地規劃退休投資。


    問:從對退休規劃的認知度來說,亞洲與其他發展國家有沒有分別?

    答:與其他發展國家相比,亞洲人通常更善於儲蓄。但更重要的是,亞洲人需要了解單憑儲蓄並不足夠,他們需要將儲蓄進行投資。

    視乎不同的人生階段,可承受的風險有所分別。對於年輕的投資者,及早開始投資或可以享受複利增長的效益。在這階段,他們有承擔風險的空間,可於投資組合配置較多股票,以參與市場的長線增長。到即將退休時,他們便需要降低投資組合的風險來保本;至於踏入退休階段,則應保持投資,以跟上通脹步伐。
     

    問:退休計劃中最棘手的是甚麼?如何解決呢?

    答:對於不少人來說,最棘手莫過於要弄清楚退休的開支需要。大部份人對此沒有概念,因為當中涉及太多考慮因素,例如壽命長短,以及醫療費用多寡等。

    因此,大多數人也不知道他們到底需要多少儲蓄來維持退休生活。有見及此,摩根資產管理制定了退休規劃之道和下圖所示的規劃檢視圖表4,以幫助投資者評估退休後要維持原有生活方式所需的資金。


    找出退休後維持現有生活質素所需的退休積蓄4


    模型假設:

    • 假設每年供款率: 10%*
    • 退休前投資回報率4#:5.5%
    • 退休後投資回報率4#:4.5%
    • 通脹率4^:2.7%
    • 退休年齡:65
    • 退休生活年數:30

    *假設每年供款率為收入水平的10%


    使用方法:

    • 找出最接近您目前年齡與家庭每月總收入的交叉點。
    • 這是您現時應有的退休積蓄,當中已假設您日後會繼續將10%收入撥作退休投資。舉例:假設您現年40歲,家庭每月收入為50,000港元,您現時要擁有退休投資3,030,000港元,才可在退休後維持目前的生活質素。
    • 較高收入人士的應有退休積蓄可能會比較低,因為他們的供款額較高,而退休後的收入替代需要較低。

    問:可否用一句話來概括退休計劃的重點?

    答:不要讓您的資金比您更早「退休」,即使在退休之後,仍應為您的資金繼續投資並創造收益,直到不再需要為止。
     


    問:對於年輕人的退休和儲蓄安排,您又有何建議?

    答:時間就是您的朋友。及早開始投資,透過複利增長的威力來達致您的退休目標。

    了解我們的投資方案

     

    問:部份年輕人稱他們收入不足所以未能儲蓄,對此您有何觀點?

    答:這關乎如何限制自己對得到即時滿足的欲望,這對一些人來說很困難。不過,延後滿足有可能為未來帶來更優厚的回報。

    另外,這既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選擇。例如您習慣每天乘的士上班,便很難改乘巴士或地鐵。當您習慣了某種生活方式,便很難逆轉。事實上,您可以選擇不同的生活方式,這是您可以控制的因素。
     

    問:您對女性退休和長線投資有何建議?

    答:女性一般較男性長壽。2017年,香港女性的平均預期壽命5為88歲,而男性則為82歲。因此,女性如能及早參與家庭的財務計劃和投資決策是明智之舉。

    長壽還意味她們的積蓄需要支持更長的退休生活。女性投資時,傾向較男性保守,不願意冒險為投資組合爭取增長。

    我們建議女性可發揮長壽的優勢,善用長線投資來爭取收益。

    了解更多

    1. 資料來源:《摩根資產管理退休規劃策略研究》,2019年5月。調查在14.11.2018至20.12.2018間進行,關於此議題, 調查了219名香港零售投資者,204名台灣零售投資者及333名新加坡零售投資者。
    2. 資料來源: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人口司(2019),《世界人口展望:2019年修訂版》(只供英文版)。
    3. 數據截至16.10.2019。
    4. 資料來源:香港政府統計處、稅務局、社會福利署、摩根資產管理。分析截至2019年6月。#摩根資產管理的計算模型基於專屬的2019年長期資本市場假設(10至15年)、包含22% MSCI中華指數、43% MSCI綜合世界指數、35%美國綜合債券指數(港元)的退休前組合以及包含12% MSCI中華指數、23% MSCI綜合世界指數、65%美國綜合債券指數(港元)的退休後組合。該組合由摩根資產管理多元資產方案制訂。^前瞻性平均通脹率預測採用2004至2018年香港消費物價指數計算。倘若未來回報率下降,則可能需要更高的儲蓄額。本圖僅供說明用途,不得被用於或依賴作出投資決策。配置、假設及預期回報並不代表摩根資產管理的表現。鑑於涉及複雜的風險/回報取捨,我們建議客戶在設定策略配置時依據判斷及定量優化方法。所提及資產配置策略或資產類別的未來回報並非對客戶投資組合可能達到實際回報的承諾或估計。貨幣單位為港元。
    5. 資料來源::香港政府統計處,截至04.11.2019。


    投資涉及風險。投資產品並非適合所有投資者。投資者應在投資前先徵詢專業顧問的意見。投資產品與定期存款並非類同,亦不適合作出比較。上述僅為本文件製作時之意見及觀點,可隨時變動,該資訊不應被視作或理解為任何投資建議。估計、假設及預測僅供說明之用,可能或不可能實現。本文件未經證監會審閱,由摩根基金(亞洲)有限公司刊發。 

    精選基金

    資產配置

    • 摩根中國入息基金
    • 摩根基金─亞太入息基金
    • 摩根全方位均衡基金
    • 摩根全方位入息基金

    股票

    • 摩根東協基金
    • 摩根亞洲股息基金
    • 摩根中國A股機會基金
    • 摩根中國先驅A股基金
    • 摩根歐洲市場策略股息基金
    • 摩根基金─中國基金
    • 摩根太平洋證券基金

    固定收益

    • 摩根亞洲總收益債券基金
    • 摩根基金─新興市場債券基金
    • 摩根基金─環球債券收益基金
    • 摩根國際債券基金
    • 摩根投資基金─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
    觀看全部基金

    相關文章

    轉向亞洲 釋放股票收益潛能

    亞洲不只是一個增長故事。了解亞洲股息如何再度成為焦點。

    了解更多

    市場風向轉變 計劃收益新路線

    市況變幻莫測,我們與您並肩應對,分途力爭收益。

    了解更多

    投資改變世界

    我們與您分享在整體投資組合中對可持續投資的看法。

    了解更多

    加息如箭在弦  三大固定收益投資錦囊

    加息在即,我們與您分享我們的收益部署。

    了解更多

    2022年第一季展望:通脹升溫 債券不容忽視

    我們會與大家分享2022年第一季債券主題與機遇的看法。

    了解更多

    從新春盤盆菜悟出分散收益重要性

    跨越不同地區、資產類別及行業,建構分散多元的收益投資組合。

    了解更多

    新舊經濟交融 聚焦東協投資機遇

    新舊經濟交融,東協機遇蓄勢待發。

    了解更多

    個性化消費  綻放增長機遇

    個性化產品及服務需求日增,將會帶來甚麼增長機遇?

    了解更多

    2022年展望:收益與增長亮點何在?

    我們會與大家分享對 2022年投資格局,以及收益增長機遇的看法。

    了解更多

    聚焦健康護理投資:智能筆果真強如寶劍?

    環球健康護理需求與日俱增,綻放增長機遇。

    了解更多

    聚焦派息股 變幻市況中尋找收益機遇

    派息股重回投資者視野,展現吸引機遇。

    了解更多

    美聯儲縮表在即 收益機遇何處尋?

    如何採取靈活策略捕捉收益機遇 。

    了解更多

    發掘企業信貸優勢 建構多元投資組合

    作為收益投資者,我們一直不懈地應對市場變化。到底收益機遇何處尋?

    了解更多

    從診斷到投資:抓緊醫療科技先機

    明日世界的投資潛力:醫療科技

    了解更多

    智慧城市:捕捉未來世界潛能

    未來世界的投資潛力—智慧城市

    了解更多

    #重返辦公室 善用智能機械人

    機械人應用及機器學習已滲透至辦公室,並帶來長線增長機遇。

    了解更多

    債券市場知多點:善用「ABS」及「MBS」分散投資組合

    跨越傳統債券範疇,發掘潛在證券化資產機遇。

    了解更多

    科技顛覆生活︰智能家居機遇

    智能家居科技除了開創便利的文化,同時亦帶動長線增長機遇。

    了解更多

    物聯網變革︰展望十載新世代

    物聯網正開創全新的數碼格局,由汽車行駛以至工廠運作,影響無遠弗屆,而我們從中發掘機遇。

    了解更多

    靈活固定收益策略 迎接通脹來臨

    遨遊固定收益領域,駕馭通脹環境。

    了解更多

    中國消費:從基本需求到選擇、舒適與方便

    本文分享中國的科技達人消費者,如何帶動中國消費再創高峰。

    了解更多

    第三季債券觀點:通脹時代下的主題與機遇

    展望2021年第三季,我們在通脹來臨的環境下尋求固定收益機遇。

    了解更多

    中國健康護理 何處浪潮湧動?

    中國健康護理範疇迎頭趕上其他主要市場,我們發掘當中的全新增長動力。

    了解更多

    遨遊在岸離岸債市 發掘中國收益機遇

    利率低企、通脹迫近,發掘中國收益潛力。

    了解更多

    中國股票:極目遠望 盡覽增長機遇

    隨著中國經濟重拾正軌,我們於中國在岸及離岸股票市場發掘廣闊機遇。

    了解更多

    證券化市場知多點:何謂ABS及MBS?

    除了政府債券或企業債券,固定收益也包括非傳統固定收益範疇。

    了解更多

    證券化市場之今昔

    證券化市場在過去十年再次獲得重大發展。

    了解更多
    • 策略投資
    • 資產配置
    聯絡我們

    查詢請致電或電郵我們。您亦可聯絡您的摩根代表。

    (852) 2978 7788

    agents.info@jpmorgan.com

    摩根資產管理

    •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Cookies 政策
    • 投資盡職治理
    • 基金註釋
    • 銷售文件
    • 表格及資料
    • 常見問題
    • 網站索引
    J.P. Morgan

    • J.P. Morgan
    • 摩根大通
    • 大通銀行

    注意: 本網站只供摩根基金(亞洲)有限公司之分銷商使用。本網站所載之內容不得作公開發布用途,亦不應提供予公眾使用。

    投資涉及風險。過去表現並不代表將來表現。特別是投資於新興市場及小型企業的基金可能涉及較高風險,並通常較易受到價格變動所影響。投資者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細閱及考慮基金銷售文件,當中載有基金的投資目標、風險因素、收費及開支詳情。本網站所載資料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要約出售或招攬要約購買任何證券、投資產品或服務,亦不構成為任何此等目的分發資料。以上所載資料均來自被認為可靠之來源,惟閣下仍應自行核實有關資料。以上所載資料均未經證監會審閱,由摩根基金(亞洲)有限公司刊發。

    版權所有。摩根基金(亞洲)有限公司 2022。不得轉載。